今年国庆长假后,不少人感慨电影国庆档成了“黄渤时代”,国庆档票房榜上前三名《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亲爱的》均是由他主演或参演,且三片累计票房达8.94亿,占国庆档总票房的83%。另外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上映前已在豆瓣上呼声很高的《黄金时代》,竟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上映首日仅为1060万元,次日票房几乎被腰斩,600万,此后持续遭遇滑铁卢,结果七天票房才3640万,连心花路放的零头都比不上,票房如此惨淡,令人唏嘘,文艺电影的市场之春,究竟是到还是未到?
自从《白日焰火》于今年二月斩获第64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后,在国内取得了过亿的票房,打破了文艺片票房毒药的魔咒,紧接着像《归来》、《后会无期》等文艺片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使观众对文艺片怀有新的期待,甚至一些观点认为,《白日焰火》开启了中国文艺片复兴的时代,2014有望成为中国文艺片的回归之年。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白日焰火》票房的成功来自于社会对其获奖的好奇心和适当的宣传手段,而张艺谋的《归来》是其与张伟平“分手”后的首部文艺电影,主题又涉及文革,再加上巩俐、陈道明等实力派演员的出演,票房高不意外,但是这仅仅是个案,若以这两部电影热卖,说明文艺电影在中国市场能获得普遍的认可,还为时过早。
所以,当我们看到《黄金时代》票房败北,尽管不叫座有它自身的原因,如影片长达3小时,观众经不起考验,影院没有耐心,减少放映场次;实验性的拍摄手法观众一时难以接受;纪录片风格,全片无高潮;违背电影规律,是有门槛的粉丝电影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文艺电影确实在中国市场不景气,也不得不思考,作为精神文化的文艺片未来发展之路究竟在何方?
我们看到,长期以来,文艺片在国内依然很小众。像《青红》、《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等在海外获奖的影片,在国内票房均不过数百万元。而商业电影在中国市场仍然占据主流。可以说文艺电影正是在与商业电影的激烈竞争中,遭到了挤压。
一直以来,文艺电影与商业电影都被认为是二元对立的。实际上,近年来二者之间的界定已变得十分模糊。2013年票房大卖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等影片,均不同程度地含有文艺片的印记。而像《白日焰火》这样的文艺电影,当初也是将其当做商业片来宣传。文艺片含有商业元素,商业片带有文艺色彩,两者之间本身就应该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其实,受到市场普遍认可的,往往是两种元素结合比较紧密的影片。
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分去强调一部电影到底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而应该追求它究竟好不好看。中国的文艺片虽然仍有提升空间,但当前的市场基础还相对薄弱,需要创作者适当向市场“妥协”。而商业元素是电影存在的基本形态,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艺术探索,才能促进文艺片片市场的良性发展。
当然,要促进文艺片的发展,政府还需要支持文艺电影的创作和放映,学习欧洲模式,对艺术电影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建立一些艺术院线,为文艺电影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其次,借鉴美国模式,讲求个人表达的同时,也不排斥市场,再恰当利用商业的外衣进行宣传。当然,这只是适当利用市场,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绝不是当市场的奴隶,从而在艺术表达与市场价值间找到平衡点。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