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青报:“网上晒工资”的意义与无奈

乾羽

2014年09月23日09: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网上晒工资”的意义与无奈

一个自称工作了30年的湖南中部某市级机关公务员“鼓台山”在网上晒出工资条——每月实发2643.68元。同时,他还晒出了自己供职于中央某部委的女儿的工资—每月2790元,外加800元的住房补贴。该帖发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认同、质疑、同情、不屑……各种声音充斥于网络。

敢于在网上晒工资者,其所晒工资应该为真。要知道,人肉搜索通常能够挖地三尺,同时又对那些虚伪作秀的公职人员极为敏感,因此,没有多少人敢以身试“搜”,无缘无故地将自己置身于被搜索的危险境地。这与希望出名的炒作者不同,作为公职人员,低调甚至低调到默默无闻的状态,才是一种境界。现在,“鼓台山”不仅晒出了自己的工资,还附带晒出了女儿的工资,这在很多人看来,实在是一种“吃饱了撑得慌”的表现。这有什么用吗?

这当然有用。至少,这是一种个体的表态和宣言。毫无疑问,公务员群体的确有被标签化和脸谱化的倾向。如何改变这种倾向?一种现实的视角是,从个体的表现和表态开始,重塑公务员形象。这种个体的表现和表态,尽管难以从整体上改变人们对于公务员的综合印象,但是这种个体的表现和表态有两个无法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一是,提供观察问题的更多视角。不是所有公务员的收入都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不是所有公务员都有无法公开的灰色收入,对于很多基层公务员来说,他们的收入低得很,寡淡得很。二是,提供了讨论问题的更多材料。个体未必能够反映整体,但是个体毕竟也是真实存在,也是论证中的材料之一,类似的个体有不少,类似的个体情形当然应该被看到,应该被关注到。这是人们讨论中应该涉及的实际情况。

所以,即便个体的表现和表态只是昙花一现,没有积极的跟随者,我们也应该看到个体的主动性,看到个体的议程设置作用。至少,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面对公务员这三字时,充满的是抽象的定义和自己填充的材料,而忘记了这个群体的复杂性。或者,换句话说,这种个体的表现和表态在促使着社会进行实事求是的思考——面对公务员这样的群体,人们容易失去判断的理性,这种情绪化的表现背离了正确处理问题的轨道,可能制造更多的麻烦与矛盾。任何时候,任何问题,务实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都是保证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的前提和基础。

当然,“网上晒工资”背后也存在着无奈。第一重无奈是,个体的真实情况被淹没于脸谱化的抽象认知当中。无论个体的真实情况怎样,也无论个体有着怎样的努力和坚守,当一个群体被标签化之后,个体的印象就会让位于脸谱化的描述,个体的真实就会让位于群体的形象,个体成为标签化和脸谱化的牺牲品。第二重无奈是,个体不仅失去了其应有的形象,还失去了其表态的话语权。尽管,在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个体可选择发言的渠道和机会有很多,但是,因为整体舆论已经形成,个体的表态可能瞬间被覆盖,即便能够发出声音,也难以成为主流的一部分。这种无奈背后,有人们认知中的盲区;但更大的问题是,个体缺少制度化救济的渠道。

与个体相比,制度才是稳定的普遍的,更能够引起人们观念改变的东西。试想,如果网上晒工资不是一种个体的行为,而是一种整体的制度化安排和设计,当晒过工资之后,人们的感受会怎样,认知会怎样?至少,基层公务员群体的形象可以很轻易地转变,人们看到了他们收入的微薄与委屈之深。这是制度带来的认知的稳定感。但个体不行,即便很多个体开始在网上晒工资,人们依然会问,这样的人有多少,比例有多大,是否选择性公开?所以,基层公务员网上晒工资既有其意义,也有其无奈,只有以制度的表态代替个体的表态,公众才能获得基本的信任。这一点,毋庸置疑。 

分享到:
(责编:李嫣(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