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当地时间15日晚,正在马尔代夫进行首次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下榻饭店会见中国驻马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和华侨华人代表。当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王福康说到中马旅游合作时,习近平一番幽默的插话,引得全场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9月17日中国新闻网)
习大大的插话引得全场一片笑声,是因为他的幽默,而听众给予的掌声正是对总书记幽默背后的睿智莫大的赞许。多数人在看过这样的新闻后会一笑了之,只看到幽默而无视背后的深意,笔者认为,总书记幽默插话背后的深意应该指引我们进行“冷思考”。
网上曾流传“乱扔垃圾”、“坐公交车抢座位”、“排队加塞”等18种中国人海外旅游的陋习。“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种仅针对中国人的警示牌,也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国家——德国、法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频出现。“中国人”显然已经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这些丑陋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因此,总书记借访问著名旅游国家马尔代夫的契机,提出公民“文明出行”的倡议,既是对国人的警醒也是对世界的承诺。
中国现在综合国力不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按理说个人素养也会随之得到提升。可是,为什么中国人却越来越丑陋了?我们有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从未停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思想品德课程从幼儿园开始就已开设,“五讲四美”活动早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也陆续进行,可为什么就没有把我们的基本公共行为教化好呢?
笔者认为,所有这些针对个体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课程空喊太多,口号太烂,操作性又太差劲,可以说全是苍白无力的说教。台湾自1970年代以后,在全岛开展涵盖社会宣传、学校教育、政风政务、服务行业的“富而好礼”运动,从小学开始开设《生活与伦理课》,具体规定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什么,让小孩子自小就接受现代社会的规则。低年级讲规则、行为规范,高年级讲道理。中学开设《公民与道德》,讲授中西方文明差距、各自的生活规范和习惯。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