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刘运喜:吴院士课上“睡倒一片”之猜想

2014年09月18日08:45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刘运喜:吴院士课上“睡倒一片”之猜想

  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他坚持站着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9月17日光明网)

  吴院士不顾年迈之躯,亲自给研究生讲课,听讲的研究生却趴在桌上“呼呼大睡”,未免太对不起吴院士了,太不懂得尊重人了!今天的评论大多是批评指责研究生的。笔者也认为,在吴院士的课上睡倒一片太不应该了,应当深刻检讨,严厉自责,认真反思。

  不过,如果从吴院士自身方面来看,是否也存在容易引起听讲者瞌睡的因素呢?因为笔者不在现场,无法完全根据事实作出准确评论,只能在这里作一下大胆的猜想。

  其一,吴院士讲课的声音是否太小,听讲者在下面听不见?一般老年人讲话声音比较小,如果不是尖起耳朵仔细听,不一定听得见。笔者有过亲身体验,读大学时,有一二位老教授上课,尽管是博导级的大师,但因为讲话声音太小,坐在前排也只能隐约听见,坐在后面就很难听清了。吴院士已经92岁高龄,是否属于这种情况?

  其二,吴院士讲课是否使用标准普通话,听讲者能否听懂吴院士说的话?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方言不同,南腔北调,五音杂陈。如果讲课用方言,除了本地人能够听懂外,外地人基本听不懂。我们知道,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为规范的全国通用语言。南方人讲普通话一般比北方人差。据网上资料可知,吴院士是江苏南京人,属于南方。吴院士讲课使用的是普通话还是南京方言,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新生能听懂吗?

  其三,吴院士讲课的内容是否脱离听讲者思想实际?无论讲课、讲话、作报告,都要求最好联系听众实际,才能让听众有兴趣听,听得进去,听得下去,才能听得有收获。笔者从吴院士的演讲全文来看,联系自身经历较多,但结合90后研究生思想实际很少,是否因此导致研究生不想听而睡倒?

  其四,吴院士的讲课内容是否过于严肃,难免枯燥乏味?吴院士讲课的题目是《志存高远身体力行》,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确是个重要话题,也是个严肃命题,应当讲,必须讲。立志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志不立,方向不定,大事不成。要立常志,立大志,更重要的是立志后的实践,需要身体力行,付出努力,付出艰辛。然而,这样的内容要讲好讲活讲得精彩,确实不容易。尤其现在的90后年轻人,最害怕跟他讲政治,讲大道理,最害怕用严肃语言讲严肃内容,最喜欢网言网语,喜欢轻松幽默,喜欢互动交流。

  以上猜想,或许完全与事实不符,那就敬请吴院士和各位海涵。其实,吴院士已经92岁高龄,还把老人家请来讲课,有点难为吴院士了,于心何忍啊!

  最后必须指出:作为研究生,作为听讲者,既然来聆听大师讲座,就应该仔细听,认真听,专心听。无论如何,在课堂上打瞌睡,既有失作为研究生的身份、形象,更是对吴院士的不恭不敬,应当深深反思。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