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异化的尊严【4】

何大新

2014年02月24日14:3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异化的尊严

  寻找真正的尊严

  我没有必要做Z先生笔下鞭挞的那个国度文化的卫道士,只是试图讨论一下思考的质量。

  其实,Z先生列举的当官同学和发财同学的举动哪里是什么中国式尊严,不过是仗势欺人,不过是狐假虎威,不过是摆谱罢了,这恰恰是中国文化的糟粕,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表现。

  尊严是从哪里产生的?首先,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

  一是来自理性。这里边包括科学、冷静;其次来源于文化,这里边包括文明程度、教育程度、地位、威信、习俗和举止;第三则源于经济,在整个世界上,穷人还是叫人看不起。穷国还是叫人看不起。好,咱不说谁看不起谁。反正,人穷、国穷,容易叫人家忽视,容易被人欺负。社会进步程度不一样。有什么样的文明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尊严。

  美式尊严中,面子的味道重了些,中国式尊严中,人情味重了些。他们是怎样形成的,我说不清楚。但有一个另外的比较,好像做了些注解。我们知道欧洲最早的著名诗歌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我们还知道中国最早的著名诗歌是《诗经》,如《关关雎鸠》。它们是人类历史上两类不同诗歌的代表,一个是英雄史诗,一个是爱情诗歌。讲面子与讲人情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我们的确可以讨论一下什么是尊严,怎样才能拥有尊严,但标准不是美国。

  与尊严二字相邻的两个字是信仰。何谓信仰,简单说就是最高追求。人们在五台山、峨眉山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老婆婆上香,虔诚得很,在欧美,在阿拉伯,在印度,也能见到诸多此类顶顶膜拜者,是否应当认为他(她)们就是有信仰呢?不一定,信仰也讲质量。只能说他(她)信这个,却不一定是信仰。仰是在高处看东西,他(她)看到高处的东西了吗,或者说,他(她)知道高处的东西吗?

  如何看中国式尊严,Z先生的观点不一定会得到多数中国人的赞同。中国人的许多大家和平头百姓很少追求前呼后拥、吆三喝四的尊严,他们认为这是虚荣,不是尊严。中国许多幼童都知道一个故事,小白兔去钓鱼,半天一条也没钓上来,因为它用的诱饵是胡萝卜。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

  Z先生为家人和朋友开车时感到很骄傲。其实这对中国人和美国人来讲,都是平常事。“骄傲”什么?一个需要“尊严”和“骄傲”支撑的人其实是个虚弱的人。

  我倒是十分敬佩一个美国人,斯诺登。为了别国的尊严,为了他并不认识的众多外国人的尊严,他向自己的国家的尊严挑战。他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人们少数时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多数时间则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斯诺登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正在漫骂和逮捕他的那些人则是在做他们该做的事情。谁更有尊严呢?想想看。

  人人回归理性,尊严自然而生。

  大千世界就是这般怪异,有些东西本不是什么好玩艺,却很流行,比如感冒病毒;有些东西,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却没有人感觉到它的存在,也没有人说一声谢谢,比如空气。

  中国人什么都学美国那是胆子太大,必受其害。中国人什么都不学美国那是胆子太小,没出息。

  向理性致敬!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