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齐鲁晚报:为善不只是“好心车主”的事

吴金彪

2013年07月19日14:27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火车马上就要开了,两个年轻人却一直打不到车去车站。心急如焚的时候,一位女车主主动停车招手将两人免费送到了火车站。更让人“心灵触动”的是,好心帮忙的女车主并不顺路。

事不大,却很温馨。遇到别人着急赶路,载他们一程,把他们送到目的地,确实是举手之劳,正如车主刘女士所言“这是小事情,不用在意”。但这样的小事在如今社会却显得弥足珍贵,因为扪心自问,这样的“小事”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

现在,城市高峰时段打车难已不新鲜。眼望着路口的人拼命招手却打不到车,很多私家车主的选择往往是疾驶而过,哪怕不忙,也很少有人停下来问问。一个更加普通的例子是,大街上陌生人问路不得,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陌生人所问的地方,用手一指或者说一句话即可,然而却装作没听见,匆匆而过。

“善小不为”似乎总有一堆理由:社会环境不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惹上麻烦怎么办?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当下社会的一些“阴暗面”以及一些让好人伤心的事似乎也支持了“善小不为”者的观点:一瘸一拐的乞讨者得到路人施舍的钱财后站起来健步如飞地跑了,好心人扶起摔倒的老人后却被冤枉……

这些人和事在“透支”着我们的善举,但不能让它们“搅动”了我们的为善之心。因为社会中还是好人多,帮助别人,在让被帮助者感到幸福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快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的环境。

“以后有人遇到困难,我还愿意帮忙。”好心女车主驻车的那一刹那可能根本没有想太多,也许在她看来,“能帮就帮”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女车主一样形成这种“能帮就帮”的习惯,我们的社会环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善小可为。在为女车主鼓掌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能做点什么?

分享到:
(责编:张丹丹(实习)、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