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每日电讯:“劳动最光荣”不能只是精神抚慰

 苑广阔

2013年05月02日11:0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看新闻

提到“五一”,人们就会想到“劳动”。几十年来,“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光荣”的口号伴随着共和国共同成长。然而,几十年过去,面对非劳动性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劳动者权益保护难以到位的现象,劳动的光环似乎正在褪色。一位在饭店打工的女服务员对记者采访她如何看待“劳动最光荣”时,无奈地表示自己活多钱少,她体会不到“劳动最光荣”。
  在“五一”劳动节前后谈论“劳动最光荣”这个话题,无疑很“应景”,也很有意义。但首先有一个事实必须得承认,那就是对于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再相信“劳动最光荣”这句话。而一个社会的年轻人,往往也是这个社会主要的劳动力群体,那么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劳动者群体,却不再像他们的父辈、祖辈那样信奉“劳动最光荣”。尤其是一些主要依靠体力、缺乏技术含量的劳动岗位,更是被很多年轻人视为低贱、没出息的象征。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个别人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思想严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普通的劳动者无法通过他们的劳动获得社会的尊重,过上一种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稍微体面些的生活。当“劳动最光荣”最终沦为一种缺乏实质内容的精神抚慰,成为一种画饼充饥,那么它迟早要迎来劳动者的质疑和摒弃。我们向广大劳动者灌输“劳动最光荣”的理念,从小培养国民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固然没有什么错,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增加他们的劳动收入,改善他们的劳动待遇,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来增加劳动对他们的吸引力和自豪感。
  如何实现这一点?首先是劳动待遇上的尊重,要保证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占有合理的比例。这就亟须改变当前这种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收入过低的现象,要让劳动者获得同自己付出的劳动相匹配的报酬,使他们能够体面劳动、体面生活。其次是劳动权益上的尊重,要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在受到任何侵犯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和制度救济。如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被随意侵犯,却没有维权的渠道和办法,那么劳动对劳动者的吸引力必将大打折扣。
  最后一点,是想方设法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为普通劳动者打开向上流通的渠道,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专业性、技术性的高端人才,给他们以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同样可以提高他们对自身职业和劳动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在潜意识里接受“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说到底,“劳动最光荣”在劳动者心目中失去市场,就在于普通劳动者没有得到与他们的付出相匹配的报酬和待遇,没有得到与他们的奉献相对等的社会地位。只有采取确实的措施,通过法律和制度来改变这种不堪的现实,“劳动最光荣”才有可能重新成为每一位普通劳动者的人生座右铭。

分享到:
(责编:王倩、张玉珂)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