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看来,选美小姐大都只是花瓶,市委秘书则要有真才实学。对于该女干部华丽转身的背后有无猫腻,网友存在质疑或猜测也算正常。然而,有关部门动用警力将发帖者刑拘,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人不解。
官员财产公开从哪里入手最好?从时下的民情和各地的试点经验来看,公开官员房产信息、新任官员财产公开,分别是两个不错的突破口。房产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财产,而且我国也有着完备的房产信息管理系统。公开官员的房产信息从技术上来说,并不困难。
依据现行户籍法规,一个公民只能拥有一个户籍,身份证号也是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我们这个社会的很多行为准则,比如婚姻、购房、社保、开设银行户头、申请护照,甚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都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下的。一旦这个前提被蓄意破坏,那么法律与伦理都将陷于尴尬的境地,滋生出难以预料的恶果。
周星驰缺席大会开幕,自有他的理由。代他来报到的秘书解释了:“他现在很忙,新电影马上要上映,他忙着做宣传。”考虑到毕竟周星驰当选——至少公布吧——是没几天的事情,而人家的安排可能早就预定了,这一次姑且可以谅解。问题是,以他忙的这种程度,即便来了,又能怎么样,仍然只有“且待”。
有人自远方来,无论贵贱,欢迎是基本的礼貌,也是为人的基本美德。从这个角度说,学生欢迎上级领导是无可厚非的。可问题是,夹道欢迎的学生是自愿的吗?事情一旦“被自愿”,这还算是美德吗?
夫妻只有一对,老人却有两家,如果算上祖辈,“四二一”的家庭代际结构,使独生子女家庭背负沉重,物质方面自不必说,仅对老人情感方面的支持与付出,就让小两口难以顾及,“春节回谁家”只不过是许多纠结中的一个而已,它后面还藏着许多相类似的问题……
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新闻,充满隐秘性冲突。暗访的要义在于不宣而访,这样才能看到实情,检查出问题。如果告知了暗访的精准时间,还能检查出真相么?这样的暗访俨然异化为“暗示你,我要来访问”。
相比于在外吃喝的公然昭昭,公务宴请“隐身埋名”因为更加隐蔽而难以被发现。“闲人免进”也会让媒体和公众很难有机会获知相关信息,除了内部人士揭露之外,外界获知的机会并不多,这也给监管增加了难度。
中央早有明文规定,反对超标准、超面积乱建楼堂馆所。为什么就屡禁不止呢?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干部背离了正确的权力观,忘记了党的宗旨,心里装的只有自己和少数人的利益。笔者并不一概反对改善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关键是在同等需要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谁,是自己还是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