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险滩、闯难关,谋发展、促改革……回首一年不平凡的历程,中国经济在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内部“三重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下,顶住了压力,稳定了规模,提升了质量,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以改革为先导、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添活力,这是中国发展动能澎湃的重要原因。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求“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商业首飞,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完成出厂验收,我国自研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脉”实现产业化制造……2023年以来,科技创新捷报频传,科创成果接连涌现,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澎湃经济新动能,激荡着无穷力量。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工作时指出,要“先立后破”“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拥有2500万个零部件、总电缆布置长度达4000多公里的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首套自主可控抽水蓄能电站励磁系统通过鉴定,实现“芯片级”自主可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扬帆出海、叫响全球……一系列成就和突破,刻印下今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加快恢复向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坚实步伐。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做好经济工作,“稳”和“进”辩证统一、互为条件。 新时代以来,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给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重要判断。在劈波斩浪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蝶变,2023年的中国经济又一次在风浪中成长,在磨砺中壮大。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认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会议指出,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扩内需优结构,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数据见证成就,奋斗昭示未来。在岁末收官之际,回望全年经济工作的锐意进取,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
217个创新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实现了高端医疗器械国产突破;2018年以来,我国批准上市的进口和国产罕见病用药达到68个;通过优先审评程序,每年有100个以上药品获批上市;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4%,我国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一组沉甸甸的数据,仿佛铿锵足音,展现出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成果显著,正加快迈向医药创新强国的行列。 “我国正处在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从仿制药为主到创新药引领跨越、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跨越的重要历史阶段。
夏收夏种时节,全国各地抢抓农时,丰收的喜悦和劳作的繁忙弥漫田间。和以往不同,如今不少田间地头有了不少新面孔,满满的“科技范儿”。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关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的大事。近日,在国新办就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受到不小关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作出顶层设计,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等发展目标。 充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
热闹的端午节假期刚刚过去,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今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 今年以来,国内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回暖,民众需求不断释放,新意亮点频现,呈现整体向好态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文化的创新消费正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今年端午节,多地因地制宜,深挖本地传统文化底蕴,推出精心打造的各类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客流、提振消费,更有望成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近日,中国南方航空与腾讯公司联合发布“全新一代视景系统”(以下简称“新系统”)。“新系统”利用腾讯自研引擎在图形处理、超写实场景构建方面的优势,加上南航虚像显示技术,实现了自研视景系统关键技术突破。
今年的“618”促销活动和端午节假期相连,网络购物、节日消费和馈赠亲友的需求集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与川流不息的快递物流相伴随的,是小区垃圾存放处数量激增的包装废弃物。
日前,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落下帷幕。本届博览会汇聚了国内外500余家展商、行业代表参会,为期2天,以“旅游连通世界 世界聚焦北京”为主题。
日前,长沙、三亚等地交通运输部门,相继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提醒当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由此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新增业务。在出行市场逐步恢复的当下,多地对网约车发展按下“暂停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为有效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饭店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会等7家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共同发出倡议,呼吁餐饮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这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简述工作重点时,提出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人民幸福安康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四个必须”,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东珠海一女子将丈夫的毒狗药物倒入下水道销毁时,因药物遇水挥发产生毒气,该女子不慎中毒身亡。当地环保部门已对附近水质进行检测,目前案件细节仍在调查中。
一年一度的春季招聘已在各地陆续启动。今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再创新高,就业压力只增不减。
修拉链、配钥匙、钉鞋掌……看似不起眼,却关系到居民日常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怀念起这些街头小摊。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是人们体现经济获得感的主要途径。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将会趋向萎缩。
成都海关1月办理新增海关报关单位备案478家,在逢春节假期情况下,仍较去年同期增长17.73%,单日办理量同比增长近50%。这样的案例并非孤例。
孩子花大钱买了玩具卡片,家长能否追回钱款?近日,某地消保委针对一起典型消费投诉发布了相关消费提示,使这一话题受到公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纲要》指出,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