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为观察中国经济提供了重要窗口。春节档总票房打破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花费,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都出现增长。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受政策、供给、文旅融合创新等多种利好因素影响,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好于预期、实现了促稳提质目标,并有望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不仅持续发挥了对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彰显了我国经济的强劲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受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影响,外部需求持续低迷,对我国进出口形成直接冲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全党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风险应对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
资源型地区是依托本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特殊类型区域。长期以来,资源型地区对保障能源资源供给、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收入均创下历史新高,出游人次高达1.35亿,同比增幅155.3%,与2019年同期比亦有9.4%的增长;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97.3亿元,同比增长200.7%,较2019年同期增长5.6%。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虽然面临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以及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压力、克服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锐意前行。
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其中,中国网络零售市场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场次超1.2亿场,累计观看超1.1万亿人次,直播商品超9500万个,活跃主播近110万人。
近年来,酸奶机、破壁机、空气炸锅等小家电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家庭“标配”,也为家电市场创出一片新蓝海。虽然价格低、体积小、简单好用等特点让小家电成为家电消费市场的新宠,但质量参差不齐、售后难以保障等情况也随之而来。
上半年,我国家电行业企业实现营收9145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利润674.9亿元,同比增长20.2%。随着存量持续更新、优质供给不断扩大,家电消费潜力、家电产业发展潜力都有望获得更大激发。
日前,中央财办、中央农办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出部署,旨在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流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以“开放创新 聚享未来”为主题,14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将携近600件展品亮相,大会还将首次全馆打造“机器人+”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医疗健康、极限环境应用等10大应用场景板块,助力推动机器人应用向更深更广拓展。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信息。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包括北京、河北、辽宁等17个省份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超过九成,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的营收数据。数据显示,今年1-6月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7.3%。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为“两个行动”),旨在通过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着力提高农垦单产水平,开展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地方提高单产水平,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大国造船加速迈进。继国产航母和国产液化天然气(LNG)船成功下水后,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6月初顺利出坞,已于7月17日解缆离开码头,开始首次试航。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明确了城市更新的底线要求。《通知》强调,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特别提到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最近一段时间,淄博烧烤爆红网络。“小串+小饼+大葱”三位一体的“灵魂吃法”,令众多网友欲罢不能,也将淄博持续推上热搜。
近年来,国潮消费持续升温。一些老字号通过迭代升级闪亮“出圈”,一些新锐国产品牌凭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迅速崛起,食品、美妆、服饰、家电、汽车等一大批国货因新颖设计、国风韵味、上佳品质,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近日,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海南省陵水县产生拟中选结果,有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67亿元。 确保用较少的医保资金购买到性价比更优的药品,让人民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好的药品,正是药品集采机制的目标所向。
春暖花开,通过在线旅游平台订好机票和门票,在饱览大好春光中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周末临时起意,通过旅游APP查找城市周边热门景点、做好游玩攻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心心念念一个旅游目的地但抽不开身?一些景区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用户足不出户也能“身临其境”……近年来,我国在线旅游市场快速增长,既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出游,也促进了旅游消费、为旅游行业打开了更大发展空间。 在线旅游经营服务是旅游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游需求、促进旅游消费、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围绕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加强节能标准应用实施与监督检查、强化能效领先正向激励、夯实节能标准化工作基础等4个方面部署了12项重点任务。
“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理性选择培训机构,理性支付培训费用。”新学期开学之际,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校外培训时“擦亮眼睛”,提高消费权利意识、消费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共同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日前在天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多年丰收,口粮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其中,中国水稻、小麦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到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品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过45%,再到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占19.18亿亩耕地的一半以上……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接连丰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大国粮仓持续夯实,我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响亮回答: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事关中国14亿多人口的饭碗。
近日,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2年试点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加快节能低碳、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的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在今年两会上,数据流通问题受到代表委员关注,“在数据流通层面,存在‘有数据的单位不愿开放、有需要的单位拿不到数据’现象,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有待加强。”针对这种情况,有代表建议,推进数据要素交换平台的市场化运营,提升数据要素流通技术能力,让数据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比如,受访居民使用4G/5G移动网络上网的比例达到78.5%,80.2%的受访者对农村网络信号质量给出了积极评价;在网络信号高覆盖的基础上,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了同样便利的移动消费红利,这包括无现金支付、手机扫码支付、网络消费习惯等在农村逐渐普及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