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风险心理评估手册》主要包括风险的自我认识、风险的自我评估和风险的自我控制三大内容。自我评估是核心,分别对犯罪动力、心理调适、心态、潜意识等五类心理因素进行评估。当五类因素都处于高风险时,说明测评者正在逼近甚至已经犯罪。但是,它的反腐意义大吗?[详细]
历时五年,调研三大易腐领域,对话47名落马贪官
世上没有天生的贪官,那些堕落为罪犯的官员是如何坠入犯罪深渊的呢?为解此迷,从2008年起,鼓楼区纪委、检察院和南京大学犯罪控制与预防研究所合作,分析医疗行业、高校系统、工程建设三大领域职务犯罪情况,并面对面访谈47名服刑人员,对近200名职务犯罪罪犯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犯罪心理规律,历经五年,形成了国内首份职务犯罪的心理调查报告。
首次绘出腐败心理轨迹图
“职务犯罪需要的畸变,通常经历以下历程:掌握权力——受到诱惑——欲望增强——选择手段——动机斗争——侥幸心理——选择权钱交易——钱财来得容易——欲求变得强烈——以权谋私手段强化。”主导这项调查的南京大学狄小华教授说。而仕途受阻、攀比、枕边风、家庭不睦、得意忘形5种情形,最容易滋生腐败。[详细]
测试题直白犀利——“你对婚外情的渴望程度”
该本手册主要包括风险的自我认识、风险的自我评估和风险的自我控制三大内容。其中,自我评估是核心,分别对犯罪动力、心理调适、心态、潜意识等五类心理因素进行评估。试题大多很直白很犀利,比如“你对升官的渴望强度”“对婚外情的渴望强度”“你是否认同对单位作过贡献就应当享受待遇”“在单位或一些事上我说了算吗”等等。
如此测试,测试者可能说实话吗?
“你认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吗?”“你认同‘不腐败就会被边缘化’吗?”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这样直白的试题,料定不会有人向纪检监察部门提交“错误答案”。注定少有人会真正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注定会是一个全员“优秀”的测评结果。那么,这样的测评对于预防官员腐败的作用,同样不言自明。“测腐试题”充其量只是提供了一个自我检测的方法,真正能测定“你离腐败有多远”,还要取决于权力的制度设计,取决于反腐败的制度执行力。一句话:权力的牢笼扎得越紧,你就离腐败越远。[详细]
数量大:前11月36907人因贪腐落马
12月26日,记者采访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了解到,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8584件12138人。今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7236件36907人,其中大案21848件,县处级以上要案2257人,立案人数、大案数、要案数同比分别上升6.3%、8.9%和2.7%,涉案总金额55亿余元。[详细]
领域广:犯罪涉及多个领域
近年来,贪官把手越伸越长,职务犯罪现象不光集中在城建等比较“肥”的工程领域。而在教育,水利,惠农等领域的贪腐现象也时有发生。
扶贫领域:扶贫资金对于贫困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随着扶贫力度不断加大,扶贫资金仿佛成了一块“唐僧肉”,引得多人觊觎。[详细]
惠农领域:我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先后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发生在水利系统的贪污贿赂犯罪也随之增加。往日的“清水衙门”变成了“香馍馍”。[详细]
外逃多:调查谈话成“官跑跑”暗号
官员失踪或外逃情形主要有四种:一是因欠巨额债务无法偿还、感情纠纷等原因脱岗外出躲避;二是因挪用公款无法偿还等违法犯罪行为败露而畏罪潜逃;三是分管负责财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携款潜逃;四是贪官畏罪外逃,或因其他原因叛逃 。[详细]
贪官说:其实我也不想犯罪,可是……
贪官们在反思自己“为什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时,能列出N多个理由。
怨“老婆不好”:“海南第一贪”戚火贵在2001年8月13日在执行死刑前说:“我如果有一个好老婆的话,她及时提醒我,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怨“不懂法律”:“都怨我不懂法,才落到今天的地步”,成为贪官们最爱说的腐败理由。
怨“难以推脱”:某贪官在法庭上的辩解颇有创意:“行贿的人都是含着眼泪让我把钱收下的,我觉得我不收就对不起他们。”堪称世界上最矫情的腐败理由。
怨“别人更贪”:2012年5月中旬,贪官郑年胜挪用公款1个亿、受贿2510万元,在法庭最后陈述阶段,他竟然说:“其实我并不贪。”
怨“情人有情”: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院长刘松涛:“有很多女人喜欢我,我也没办法”,堪称最无耻的腐败理由。 [详细]
日前,中组部印发通知,领导干部如不如实填报收入、房产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外等情况,一律不得提拔任用、不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并要求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有关部门每年还将按比例随机抽查。如此,打击腐败严厉了,腐败指数自然也就降下来了。[详细]
口是心非贪官,测谎仪前慌张认罪
合肥市肥东县检察院开始采用测谎仪查办犯罪案件,并已成功侦破了三起职务犯罪案件和10余件非自侦刑事案件,测试准确率达100%。许多贪官在测谎仪的“威力”下冷汗直冒,纷纷交代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详细]
一把手到监狱上廉政课,谁还敢贪?
12月30日,都匀市近百名党政单位一把手,前往当地监狱和警示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参观监狱并听取了两名因职务犯罪入狱者的忏悔。一位刚刚参观完监狱和都匀市教育廉政基地的领导干部对记者说:“要想平平安安,就得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详细]
为公车装GPS ,进饭店景点将报警
为遏止“车轮上的腐败”,山东省章丘市给所有公车统一安装车载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并将50余个大型饭店和景点纳入监管区域,公车一旦进入,监控系统将自动接收车载GPS报警提示。章丘市还通过公开招投标,实行公车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定点保险及网上定期公开车辆费用。车辆私自在其他单位维修、加油、入保等业务,单位一律不予报销。[详细]
利用网络平台,全民反腐
据新华社报道,在一项“你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的网络调查中,74.6%的参与者选择了“网络曝光”,而选择“信访”方式的只占1.27%;《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47%的受访官员认为县处级干部最怕网络监督。大部分网友最愿意选择网络曝光,而不少官员则最害怕网络监督,两相对照,足可以说明网络反腐的震慑力非同一般。 [详细]
权力腐败和职务犯罪对一个国家执政基础和社会肌体具有不可估量的破坏力。无数官员贪腐落马的事例告诉人们,反腐败不能靠一些人的良心发现,更需要依靠法治的力量,要靠刚性的制度对权力监控和制度切实有效的执行力。
反腐动真格,锁定“一把手”
“一把手”的权力构造、职权配置及其实际运行状态,起了最为核心的作用。从近些年发生在我国各地的官员贪腐案件的情况看,其基本特点是,“一把手”的违法犯罪比例极高,顶风作案现象突出,贪污受贿、违纪腐败甚至出现“前腐后继”、窝案、串案等情形。[详细]
整治“芝麻官”,防止“苍蝇”变“老虎”
现实中,大贪“老虎”的职务高、权力大、数额巨,容易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对小贪“苍蝇”则见怪不怪、见怪不惊,这无疑为“苍蝇”的滋生提供了畸形的社会土壤。其实,“苍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公众对“苍蝇”的病态容忍,正是这种放任的心态,打开了“苍蝇”变“老虎”的进化之门。[详细]
官员请自省,大众需参与
不可否认,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但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职务犯罪的根源在于权力不受约束,预防职务犯罪还必须回归制度,这种制度就是将权力关押的“笼子”。官员们也需要时刻自省,同时,每个人都是反腐的志愿者,动员社会参与,效果会更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