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多的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
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对25311人做的“你对延迟退休持什么态度”的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支持,2.3%的受访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态度。人民网发起的一项有45万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有93.3%的人对此政策表示反对。多次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成多的受访者反对,说明延迟退休会损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的设想缺乏民意基础。
[详细]
一线体力劳动者不愿延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刘庆龙表示,“在劳动一线的人没有想延迟退休的,想延迟退休的都不在体力劳动一线上。”他认为延迟退休政策更多地顾及了脑力劳动者的利益,一定程度上未考量体力劳动者的利益,“对于一线的体力劳动者,他们根本不是八个小时工作制,在劳动力最旺盛的时候,体力全都透支,他们希望在退休时能养养身体,怎么可能愿意延迟退休?”[详细]
延迟退休是否会造成青年失业?
现在每年我国需要安排的就业人员在2400万人左右,而每年真正能够实现就业的仅为1000万人左右。“工作本就难找。延迟退休意味着岗位更少、年轻人工作更难寻。”这样的担忧延迟退休是否会跟青年人争夺就业岗位?胡晓义坦言,这样的顾虑不无道理。但真正的出路还在于创造新的岗位、新的就业机会。
[详细]
延迟退休年龄背后的利益分割难以服众
由于企、事业单位双轨制工资差别的存在,公众对延迟退休背后的不公产生了质疑。双轨制的使得延迟退休年龄无形中更加剧了分配不均,尤其是公务员群体,由于其手中掌握的权力资源等,有可能会激化成新的不公,这也是延迟退休年龄遭到反对的主要原因。
[详细]
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预示将结束
12月1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2012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首次出现了绝对下降的情况,比前年劳动力的供给减少了345万,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这一重要信号预示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要结束了。
[详细]
较低的退休年龄限制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并形成起始工作年龄普遍推后的格局,如果退休年龄仍维持较低水平,将限制中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女性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并影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许多专业技术岗位(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而且这种高端人力资源的替代弹性较低。如果早早退休,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详细]
相对“初级阶段”的社保体系建设薄弱
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院长李昌平教授表示,“我今年50多岁,等到我60多岁领养老金的时候,中国大概有4.5亿的老人,可是给我们缴养老金的人口会急剧减少,因为我们现在的家庭结构是4:2:1,在这样的人口结构下,工业化已经接近尾声了,人口也老化了,但是我们的社保体系并没有太多的积累。实际上后面交钱的人很少,领钱的人很多,这种情况可能是史无前例的难题。”[详细]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我国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以一年提高几个月的“迈小步”方式进行。所谓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包含多层含义:
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预告,不能今年宣布明年就实施,要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
二是要分步走,比如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
三是要迈小步,比如每年只延迟几个月,小步徐趋,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
四是要多措并举,严格控制提前退休,进一步强化养老保险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并研究支持中老年人就业的扶持政策等等,以最大限度降低对相关群体的不利影响。[详细]
延迟退休非仅针对公务员
目前公务员的退休政策都是依据《公务员法》以及其他法律来执行,而延迟退休是社会的总体政策,不是单对哪一个群体而研究。胡晓义表示,“就我所知道的信息而言,我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个人提出过率先延迟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建议!”[详细]
延迟退休或从女教师女医生等职业开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女性医生、教师的退休年龄现在是55岁,但这类专业人员往往“愈老愈吃香”,从这一人群开始延迟退休年龄很具合理性。实际上,在很多地方,这部分人员的退休年龄已经在后延了。[详细]
就延迟退休而言,虽然从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的大趋势看,改革势在必行,但何时开始、怎么执行、配套政策如何跟上,都需细细考量、慎重决定。政府部门在研究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应该多管齐下,比如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养老保险结余资金收益率等。
完善和强化养老保险激励机制
如果养老保险制度中“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缺位,人们难以认可、接受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的同时要提高延长缴纳养老金年限后的“收益比”,让延迟退休者真正从劳动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而不是一味“牺牲”和“奉献”。胡晓义表示,未来的政策也会考虑到这一点,强化养老保险激励机制,缴费年限长缴费多的人将更加受益,绝不让多缴费的人吃亏。[详细]
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中创造更多岗位
青年就业与延迟退休有短期矛盾提示我们: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彻底打破“铁饭碗”、推行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胡晓义表示,国家将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等,最大限度降低延迟退休的不利影响。[详细]
适时出台措施解决养老金“双轨制”
廓清延迟退休中的社会疑虑,必须同时就养老体系的并轨作出合理设计。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的“单轨制”变为特定时期的“双轨”并行,再到今后逐步“并轨”,是一个历史演进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逐步化解同类人员养老待遇差别奠定基础,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