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期2013年8月16日

■什么是“职务消费”?

    所谓“职务消费”,是指为保证领导干部正常生活和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由政府和领导干部所在机关(单位)按照规定,为其提供和报销的费用。它包含两部分内容:    一是领导干部个人自主支配和使用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费用,如工资、津贴、生活费等。    二是领导干部为开展工作而投入的成本,以及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和公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目前这些费用还不是以货币形式发放,而是以票据报销的形式幅度机关(单位)支出,如招待费、通信费、小车购置费、差旅费等。

    所谓“职务消费”,是指为保证领导干部正常生活和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由政府和领导干部所在机关(单位)按照规定,为其提供和报销的费用。它包含两部分内容:

    一是领导干部个人自主支配和使用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费用,如工资、津贴、生活费等。
    二是领导干部为开展工作而投入的成本,以及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和公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目前这些费用还不是以货币形式发放,而是以票据报销的形式幅度机关(单位)支出,如招待费、通信费、小车购置费、差旅费等。

■延伸阅读:图解公务接待

编读往来

人民网要闻部出品
本期责编:方晔云
邮箱:shidian#people.cn (发信时请将#改为@)

扫描“人民视点”栏目二维码

点击查看往期“人民视点

职务消费怎成"不落口袋的腐败"?

分享到:

住酒店要五星级,坐飞机要头等舱……记者日前在北京、河北、江苏、安徽等地调研时发现,部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挥金如土”,职务消费演变成“不落腰包的腐败”,不当职务消费像一个“黑洞”吞噬着国家财富,引起群众不满。

官员职务消费内幕惊人:开支多 数额大 层次高

职务消费乱象

职务消费名目繁多,层次越来越高

通讯费、差旅费、公车及车修车燃费、招待费、参观考察费……一些干部和群众反映,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名目繁多,数额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超标换车,违规买房,一餐吃个几万元都不在话下。更有甚者,一人当官,全家享受,全族沾光,搭车消费、集体消费现象屡见不鲜。

退休省级干部住院花300万

“公费医疗造成的浪费不亚于餐桌上的浪费。”山西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说,享受公费医疗的一些领导干部本人往往要求用最好的药,医院从讨好、巴结或者关心领导的角度出发,也会给其推荐最好的药、最好的检查、最好的服务等。比如,有的领导仅得了个普通感冒,就要求吃好几种药,并且要求住院输液。无形中造成了更多医疗资源以及财政资金的浪费,对领导本身也不好。前几年,有一位退休省级干部一次住院花费高达300万元。[详细]

地市级副职每年花40万

记者在中东部多省采访时,没有一位干部能够说出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确切数字,即使是分管财政的干部也往往难以准确计算,更多的则是讳莫如深,或闭口不谈。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一个地市级副职每年职务消费40万元以上,经济好的要100万元以上。但许多基层干部反映,这只是职务消费的基本数额,这一级的副职有的配备三辆车(一辆轿车、一辆越野、一辆商务车),加上公车私用、维修人工开支等浪费惊人。[详细]

官员职务消费的标准是否存在?

“职务消费”,顾名思义,当然仅止于履职之需的费用。既然如此,即便不去事无巨细地列出细则,职务消费的范畴与边界也不难基于常识得出。那么,何以现实中的职务消费,却可以无所不包呢?

正常的职务消费无可厚非

职务消费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必要的消费,第二是过度消费,第三是假公济私的个人消费。领导干部因履行职务、开展工作的原因,在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出差、会务、办公等方面有点开销,无可厚非。过度消费包括豪华办公楼、豪车、高档酒、公款高消费等。假公济私的消费包括开发票个人旅游、消费、买房、装修等。不能因为有少数的领导干部搞职务腐败,就认为所有的领导干部都在搞特权消费。要鼓励和支持一些肯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领导干部积极开展工作,这当然就会涉及到消费行为。[详细]

具体的官员职务消费标准尚未出台

事实上,早在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的李金华透露,为遏制官员滥用公款,铺张浪费,国家将出台官员职务消费标准,各级官员可使用的公款数额、公款用途,都将有定性标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并未见具体的消费标准出台。没有标准可依,职务消费就成了一把手自说自话的私人游戏。[详细]

“待遇化”让职务消费成了个“筐”

一旦职务消费成了一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结果一定糟糕。一些地方官员职务消费的“待遇化”,更是成了公开的秘密。既然每年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职务消费额度,自然是“不用白不用”,职务消费完全脱离职务之需,彻底成为官员的个人消费、家庭消费,也就并不意外。当各种五花八门的私人消费,只需大笔一挥,便纷纷可以从职务消费中报账,“不落腰包的腐败”,还真是既安全隐蔽又潇洒自如。[详细]

职务消费何以成了腐败温床?

专家指出,职务消费之所以成为腐败的温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制度不健全,长官意志随意性巨大。一位县委书记认为,一把手不能直接分管财务,但制度建设却形同虚设,怎么花钱,一把手说了算,其他领导根本不让插手。主要领导的绝对权力,导致了职务消费的随意性,从而引发效仿效应。

二是个别干部腐败需要,盲目攀比之风影响。一位接待办主任说,一些干部往往打着职务消费的旗号,请客送礼拉票贿选,特别是往上级领导手里送,升官才有希望,是结“政治联盟”腐败所需。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盲目攀比,吃喝玩乐,生活挥霍无度,甚至还违规挤占挪用扶贫、支农、救灾等款项,或向有关单位或企业转嫁费用,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屡禁不绝。

三是不装腰包的腐败导致处罚“法不责众”。河北行政学院原常务副校长刘日说,职务消费范围不清、标准不明,只吃不带上级不怪,只花不拿纪律不查,这就造成诸多领导干部职务消费随意性大,有关部门查处起来难,且有法不责众之嫌。

四是“小金库”屡禁不止为职务消费添薪加柴。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大量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还依然存在,“小金库”或变质小金库使得许多领导干部有钱花、敢花钱。[详细]

职务消费滋生的腐败危害巨大

过度的职务消费,在单位,挤占的是其他干部职工的钱;在全社会,挤占的是人民的财政资源,意味着改善民生财政的弱化。这种“挤出效应”,消耗了巨大的国家财富,助长了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必将惹得民怨沸腾,最后损害的是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危害不可谓不大。

“不落腰包的腐败”也应被追究责任

只花不拿,纪律不查?

查查只花不拿的腐败账

合理的职务消费是公共服务应当承担的行政成本,但成本一旦越界,就是不折不扣的权力腐败。有不少干部心存这样的想法:只花不拿,纪律不查,他们的享乐思想、奢靡之风甚至为他们“只花不拿”助力。“不落腰包的腐败”像“无底洞”般侵占、挥霍着公共财政的资金。这样的特权消费行为,往往在群众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影响,严重地损害党的形象,损伤政府的公信力。这种腐败行为其实更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对各种“特权开支”现象,怎可不查不管?[详细]

用刚性制度遏制职务消费乱象

职务消费中的种种怪象,成因错综复杂,主要是制度不规范、运作不透明、监督不得力。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刚性约束机制,用铁的手腕坚决查处职务消费的腐败行为,是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遏制领导干部职务消费铺张浪费之风,可实行单位发票双重实名制度。凡职务消费的发票,不仅要开单位名称,还要在发票上注明开票人姓名。还有一些专家建议,将职务消费的行政成本列入干部业绩考核。将行政成本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中,将过去的“业绩等于GDP”,调整为“业绩等于GDP减去发展成本”。[详细]

只有公开治得了职务消费腐败

过度职务消费不仅成为财政不能承受之重,更蚕食政府公信,挤压民生成本。而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只有两个:一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同食品安全整治一样,首先得公开职务消费的内容与标准。二是公开职务消费的预算总额及决算细项。2011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三公”经费。有的省份只公布了本级政府“三公”各项的总数,甚至没有说明,公众也难以由一个数字看出“三公”究竟是高是低,合理还是不合理。历史一再证明,管好“钱袋子”,就少些“败家子”。[详细]

“没有不敢花的钱,没有报销不了的单子”,职务消费成了部分干部“不落腰包的腐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领导干部应接受群众监督,查出问题依法依规惩处,真正把乱花钱的“权力之手”关进笼子。

网友留言 >> >>已有 385 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 [落叶] 发表评论:

    职务消费成腐败,影响了部分人民群众对政府单位的认知。职务工作人员应当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守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发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落脚点。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腐败问题,腐败问题的解决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依旧相信新一届领导人会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打造我们的“中国梦”,弘扬社会廉政之气。

  • [落叶] 发表评论:

    职务消费成腐败,影响了部分人民群众对政府单位的认知。职务工作人员应当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守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发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落脚点。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腐败问题,腐败问题的解决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依旧相信新一届领导人会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打造我们的“中国梦”,弘扬社会廉政之气。

  • [落叶] 发表评论:

    职务消费成腐败,影响了部分人民群众对政府单位的认知。职务工作人员应当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守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发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落脚点。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腐败问题,腐败问题的解决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依旧相信新一届领导人会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打造我们的“中国梦”,弘扬社会廉政之气。

  • [落叶] 发表评论:

    职务消费成腐败,影响了部分人民群众对政府单位的认知。职务工作人员应当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守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发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落脚点。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腐败问题,腐败问题的解决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依旧相信新一届领导人会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打造我们的“中国梦”,弘扬社会廉政之气。

  • [公众] 发表评论:

    贪官身边的秘书、司机个个都是腐败的帮凶!

  • [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公车就能生下一大笔开支,各地市主管部门的公车用在工作上的时间要少于私用

  • [网友] 发表评论:

    没有这些特权,谁愿意当官?

  • [忧心] 发表评论:

    请中央层面,就到底什么级别的人可以坐公车,可以坐什么档次的公车,再出一明确规定。比如,现在的省直单位,每一个处长都坐公车,是否合规?如果再深一步,这些处长们的公车到底用什么钱买的,查查?

  • [1234] 发表评论:

    监督,靠什么监督?

  • [你们看的见吗] 发表评论:

    中央应建立一个省级地区,贪污腐败直属举报机构,有贪污腐败问题一个电话,直接到中央,老百姓也就不用辛苦上访。

往期回顾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