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評論
山裡野生菌賣得俏,海裡水產品養得好,田裡稻與蝦產出豐……近年來,各地跳出“一畝三分地”的單一種植,唱“林草戲”、念“山海經”、打“科技牌”,讓更多自然資源產出多樣美味,助力食物供給更多元,居民餐桌更精彩。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我國以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養育了世界近1/5 的人口,人均糧食佔有量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但如何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國民營養健康水平,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樹立大食物觀”,就是要面向整個國土資源,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國民營養計劃和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群眾獲得更多營養產品。更好樹立大食物觀,才能滿足人民群眾飲食需求,守護“舌尖上的幸福”。
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課題。我國有14億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萬噸糧、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三農”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樹立大食物觀,正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題中應有之義。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同時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有助於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牢牢端穩“中國飯碗”。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吃得健康,人們的食物結構正在發生改變,食品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期間指出:“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主食吃得少了,肉蛋奶消費量上去了﹔有機粗糧、特產水果、山珍海味等日益成為餐桌上的常客。樹立大食物觀,豐富糧倉、菜籃、油瓶和果盤,才能優化食品供給結構布局,讓人們吃得更好。
時下,挪威三文魚、泰國榴蓮、西班牙火腿等外國美食,裝點著中國人的餐桌。樹立大食物觀,既要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國際供應鏈的穩定性,更要立足自身,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氣候多樣,為農業生產多樣化提供了條件。讓食物來源更廣泛、食物種類更豐富,就要將目光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更好開發食物,逐步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
樹立大食物觀,必須向科技要答案。時下,一個個食品新領域成為研究新課題。如何發展現代種業、栽培技術,讓產出食物更優質﹔如何讀懂山水林田湖草沙,讓更多食品種類形成生態產業﹔如何研發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實現食物品種生產方式創新﹔如何加強生產和市場的聯系,形成穩定產業鏈……回答相關問題,需要多學科合作攻關,群策群力,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過去幾十年,雜交水稻讓億萬中國人“吃得飽”,讓“禾下乘涼夢”逐漸成為現實。相信不久的將來,來自山林大川、江河湖海的多樣食物,將讓14億多中國人“吃得好”“吃得健康”,推動國民科學合理膳食,為健康中國筑牢根基。
相關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