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2022年10月15日05: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15日 第 13 版)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本期觀察版圍繞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進行闡述。

  ——編  者

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陳 晉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奮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豐富和續寫了這部史詩的精彩華章,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邁出了關鍵一步

“小康”反映了中國先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我國歷史上,雖然也出現過一些“治世”“盛世”,但與漫長的古代史比起來畢竟稀少且短暫,中國古代社會長期的基本面仍是民生多艱。近代以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下,“小康”願望隻能存在於人民的夢想之中。直到中國共產黨誕生后,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頑強拼搏,歷經幾代人接續奮斗,從“小康之家”到“小康社會”,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標不斷實現,小康夢想才終成現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2012年到2021年,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實施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我們黨堅持精准扶貧,確立不愁吃、不愁穿和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目標,實行“軍令狀”式責任制,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上下同心、盡銳出戰,攻克堅中之堅、解決難中之難。2021年,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我們如期打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戰役。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意味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已經變為現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現階段戰略目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關鍵一步。”“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到“十三五”規劃收官之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了新的大台階,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城鎮化率超過60%,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為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創造了有利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孜孜以求的目標。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圍繞實現什麼樣的現代化、怎樣實現現代化這一重大課題,黨領導人民進行了長期探索和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回答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重大時代課題,進一步描繪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新圖景,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推進和拓展告訴人們一個深刻道理: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要推進適合自己特點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既是發展道路,也是前進方向﹔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方式,也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令人鼓舞的奮斗目標﹔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國情的中國特色﹔既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現代化。

我們所推進的現代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比世界上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總人口還要多的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其發展任務之重、協調難度之大、潛在優勢之強前所未有,我們必須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還是以資本為中心、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還是少數人富裕,這是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的根本區別。新時代10年,我們著力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體現的就是對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懈追求。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我們追求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相互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同時並舉,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雙雙提升。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努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時代10年,我們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不斷深化,戰略上越來越成熟,實踐上越來越豐富。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條路,不僅走得對、走得通,也勢必走得穩、走得好。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1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戰略部署,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戰略部署,擘畫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既觀照歷史又指向未來,具有厚重的民族歷史感和明確的時代方向感。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要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重點部署未來5年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未來5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搞好這5年的發展對於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至關重要。

經過新時代10年的砥礪奮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証。我國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科學指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中國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激發,志氣、骨氣、底氣空前增強,黨心軍心民心昂揚振奮,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成為我國發展的戰略性有利條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今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和歷史創造精神,正信心百倍地書寫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新的輝煌篇章。

(作者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


民族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觀察者說)

段 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証、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中國之制”保障“中國之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黨的十九大將“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列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首次系統描繪和部署中國之治“制度圖譜”,覆蓋13個方面的制度奠定了“中國之治”的制度基石。新時代10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加強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以制度建設為主線,不斷拓展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度與廣度,各方面先后出台2000多個改革方案,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不斷筑牢、基本制度更加完善、重要制度不斷創新,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實現了“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的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証。事實充分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准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我國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人民群眾生活得到顯著改善,織就了全球最大社會保障網。同時,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呈現新局面,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得到拓展。經濟發展的韌性明顯增強,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我國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在量子通信、鐵基超導、載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取得一批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新時代10年,我國在經濟建設上的戰略性舉措、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全國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巍然聳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在這一重要思想科學指引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主動。新時代10年,宣傳思想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堅持立破並舉、激濁揚清,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以文化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廣泛凝聚起中華兒女同心同德的磅礡偉力﹔注重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四史”宣傳教育,推動革命文化與紅色基因的傳承,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空前增強,歷史主動精神和歷史創造精神不斷煥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當前,中國人民正以昂揚飽滿的精神狀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中華民族正以不可逆轉之勢邁向偉大復興。

(作者為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教授)


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

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謝 慧

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1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把中國式現代化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始終堅持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新時代新征程各項目標任務,關鍵在黨。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式現代化得以成功推進和拓展。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充分証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根本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也是不斷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根本保証。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領導,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打破了隻有遵循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才能實現現代化的神話,克服了資本主義現代化所固有的弊端,提供了實現現代化的全新選擇,展現了人類社會現代化的光明前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鮮明的時代內涵,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從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出發,順應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推進和拓展昭示世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關鍵是要找准正確方向、馳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堅定不移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要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屬性和根本要求,認清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國大地、傳承中華文明、切合中國實際、獨具中國特色,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百余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扭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不動搖,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裡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解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聚焦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實踐上看,中國式現代化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歷史啟示我們,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部力量、照搬外國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

(作者為湖南科技大學副校長)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15日 13 版)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