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財評:外向型經濟成為復蘇增長新引擎

宋微 楊丹
2022年09月16日16:28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進出口有力支撐穩增長穩就業,要加力穩定外貿外資,並就支持保訂單拓市場、更大力度支持海外倉建設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出口金額為15.48萬億元,增長14.2%。在當前全球經濟局勢不穩的背景下,中國開放型經濟體系保持穩定增長,為未來經濟的復蘇和增長奠定了牢固基礎。

外貿外資強韌性,為經濟復蘇奠定基礎。盡管受到全球保護主義沖擊,中國外貿外資基本盤仍然保持相對穩定,並展現出增長活力。一方面,隨著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總體向好,外貿企業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全國外貿整體增速明顯回升。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紅利持續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的穩步推進,中國的出口市場進一步拓展,外部供應鏈穩定性扎實提升﹔另一方面,中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硬實力贏得國際資本的青睞,經濟發展前景可期。持續加大的開放力度和不斷升級擴容的超大市場體量讓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投下“肯定票”。中國持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穩住了國際資本的投資預期,為中國經濟的復蘇增強了動力。

開放政策強蓄力,為經濟復蘇保駕護航。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出台了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舉措,助力經濟鞏固恢復。一方面,中央政府利用穩促並行的政策,激發市場活力。從支持外貿企業保生產保履約、暢通訂單渠道、指導搶抓自貿協定機遇,到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增長點,再到穩住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積極擴大進口,中央政府通過一系列有效經濟治理措施,促進外資外貿穩定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責任擔當,加強協調促進政策落實。為落實中央政策,加快經濟復蘇進程,各地方政府積極推動自貿區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建設、為制造業緩稅、加大力度支持海外倉等相關政策相繼對接落地,在促進地方外貿外資發展蹄疾步穩的同時,也促進了居民消費潛力的擴量升級。

打造外貿新增長點,為經濟復蘇注入活力。當前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催生了新的貿易模式,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方面,跨境電商逐漸成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新增長點。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已成為外貿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創新發展的新渠道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橋梁。隨著中國電子商務國際合作機制、合作模式的持續深化,跨境電商模式的對外輸出將進一步加快。同時隨著監管模式的持續優化,跨境電商對傳統外貿數字化的助力也將持續增強,帶動更多中國品牌出海,成為穩外貿的重要支點。另一方面,加強海外倉建設將進一步化解外貿風險。隨著相關部門加速出台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發展的政策,物流企業、跨境電商平台和大型跨境電商賣家等專業化主體都將重視海外倉建設,從而有效緩解外貿企業訂單外流、新訂單難抓等問題,為挖掘新的外貿潛力、應對不利因素提供新路徑。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歷史發展的關鍵當口,如何化解不確定性風險、推進經濟復蘇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難題。對於中國來說,開放始終是基本國策,中國將繼續通過穩外貿穩外資的重磅舉措,打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持續為中國經濟的企穩增長注入新的動能,為世界經濟的復蘇作出積極貢獻。

(責編:仝宗莉、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