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網評

人民網評:在保護中傳承,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

張近山
2022年05月18日21:34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在線下博物館珍貴的文物中汲取歷史和文化的滋養,在線上數字博物館中沉醉流連,下單一個考古盲盒親身體會文物挖掘保護的樂趣,跟隨專家學者的講解探尋文物背后深邃的背景和生動的故事……5·18國際博物館日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社會公眾得以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觸摸歷史脈搏、感受文物之美,加深對文物保護的了解和認識。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從鐫刻華夏民族內聚內斂、崇尚和平性格的萬裡長城,到展現古代中西方文化匯聚、碰撞、交融的敦煌石窟﹔從以“一己之力”串聯起東西方阿舍利文化傳播帶的稻城皮洛遺址,到誕生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等光輝著作的八角樓革命舊址……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發展歷史,中國人民篳路藍縷的奮斗歷程,凝結在遍布神州大地的文物之中。正是這些珍貴的遺產,為我們回首過往、立足當下、開創未來提供了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早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保護不是讓它們藏之深山、孤芳自賞,而是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走進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近年來,不論是《如果國寶會說話》《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熱播的紀錄片,還是《國家寶藏》《考古公開課》等叫好又叫座的電視節目,抑或是各大博物館熱賣的文創產品,無不折射出人們日趨豐富而多樣的精神文化需求,帶動更多文物活起來的同時火起來、潮起來。之前也許隻在教科書上有“一面之緣”的國寶,借助活潑可愛的文物表情包、詼諧幽默的文物說唱和設計精巧的互動小游戲,形象愈加豐滿而生動。以新的姿態走入公眾視野、大眾生活的文物和遺產,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持續綻放。

保護文物,不止是文物保護工作者的責任。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95家,備案博物館總數達6183家,接待觀眾7.79億人次。蓬勃發展的博物館事業,為社會公眾增強文物保護意識注入潤物無聲的力量。不過近兩年,游客在參觀游覽過程中破壞文物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全國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陝西考古博物館試行開放僅十多天,館內就有多處展示物遭到破壞﹔去年3月,3名游客在長城上刻字被依法拘留並列入“黑名單”。一些游客覺得微不足道的不文明行為,可能讓文物承受不可逆轉、不可修復的巨大損傷。這也提示我們,在加強文保工作、健全文保制度的同時,增強全社會珍視文物、愛惜文物、保護文物的意識依然任重道遠。

重器凝萬古之志,典籍匯千載之思。方寸之間越千年,文物不僅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也是一種熔鑄了深沉家國情懷的精神符號,是時間和歷史的偉大見証。當下人們保護文物的每一份努力和成就,都將在歷史長河中得到彰顯。

(責編:燕帥、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