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激發數字醫療的優勢(人民時評)
數據互聯互通是信息時代的大勢所趨,數字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
打開手機,就能在線問診﹔拍完CT影像,可自動診斷、出結果……近年來,隨著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遠程會診、互聯網醫院、智慧醫療等新的醫療業態不斷涌現、蓬勃發展。目前,全國已有2200多家三級醫院初步實現院內信息互通共享,7700多家公立醫院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在線醫療用戶規模近3億。數字醫療的快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患者感受到了就醫的便利。
作為一種把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應用於整個醫療過程的新型醫療模式,數字醫療具有顯著優勢。從患者的角度看,數字醫療能夠跨越時空,解決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還簡化就醫流程、降低就醫費用、改善就醫體驗。從醫生的角度看,數字醫療讓患者病歷、健康檔案實現數據化,提高了疾病診斷、患者管理的效率,進一步解放了醫療生產力。從醫療機構的角度看,數字醫療有助於促進院內管理精細化,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不斷完善制度、擴展服務、提高質量,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數字醫療為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享、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和就醫成本高等問題提供了可行方案,發展潛力很大。現實中,由於信息系統標准不統一、電子病歷無法共享、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不能互認等因素,數字醫療的優勢還難以充分發揮出來。在發展數字醫療過程中,應加快改革醫療體制、機制和管理方式,打通相關堵點,讓優質醫療資源順暢流動,更好惠及廣大患者。
發展數字醫療,還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法律法規。在推進醫改的過程中,建立健全制度規范,明確醫療機構的權利義務,進一步規范數字醫療行為。前不久施行的《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提出,醫療機構應按照相關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相關舉措給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便捷,受到社會關注。多一些類似的政策措施,就能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更好保障患者的權益。
在醫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信息標准體系的建立起著基礎性的作用。近年來,我國醫療機構持續推進電子病歷等臨床醫療系統的信息化升級,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因各地自行採購和建設,相關系統標准不統一、接口各不相同。在這種背景下,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體系難以實現全國互聯互通、實時共享。因此,應探索建立統一的規范和系統,明確軟件操作、數據接口等技術標准,著力推進原有系統改造和更新。
當然,數字醫療屬於新事物,也亟待加強監管。在互聯網診療中,一些平台為了節省成本,對醫生的資質等存在審批不嚴的問題﹔一些醫療機構沒能保存好患者的就醫數據,造成患者隱私泄露。凡此種種,都存在著安全隱患,不容小視。未來,有必要壓實責任、強化監管,加大對不規范行為的處罰力度。數字醫療的本質是醫療服務。隻有規范發展、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數字醫療才能行穩致遠。
健康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數據互聯互通是信息時代的大勢所趨,數字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多措並舉、精准發力,努力實現全國信息共享,就能充分激發數字醫療的優勢,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新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9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