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APP“自動續費”套路深,是時候出重拳了!
你被“自動續費”了嗎?
本想體驗一把短期會員待遇,卻沒想到在APP服務協議中默認勾選“自動續費”。如果用戶沒留神,即使卸載了APP,“自動續費”也不會關閉。“被自動續費”使不少人掉進消費陷阱。
有網友爆料,偶然清算支付賬單,才發現有多種“自動續費”扣款,包括視頻會員、網盤會員、修圖軟件會員、音樂軟件會員、論壇會員等等。雖然一些APP早已被棄用,可用戶荷包仍在“跑冒滴漏”。這樣的例子絕非個別,被扣“冤枉錢”,消費者必然有種被坑的感覺。
隨著移動互聯網融入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諸多場景都要用到各種手機APP。APP服務商紛紛推出付費會員制,宣稱會提供更好服務。商家還會設置新用戶優惠價或首月免費,而這往往和“自動續費”關聯,容易造成消費者的沖動消費。
事實上,用戶沒注意或忘記“自動續費”,恰恰是中了某些APP的算計。
利益當前,其中的套路頗費心機——不少APP在會員協議中不起眼的角落約定“自動續費”,甚至不勾選就無法進行下一步,更狠的是在APP中不設關閉“自動續費”菜單……一頓被牽著鼻子操作下來,某些用戶稀裡糊涂地入了瓮。
接下來,“自動續費”不會提醒用戶,單次扣費金額不大,消費者不易察覺,細水長流。如此靜悄悄地“粘性收費”,還不一定要為用戶提供服務,即便用戶哪天“如夢方醒”,多半隻能吃“啞巴虧”。在APP經營者看來,“自動續費”已經經過用戶“同意”,無論是沒注意,還是忘了關,似乎都是“用戶責任”。不少APP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這個鍋甩得實在太“溜”。
“自動續費”字體小不起眼,加上不清晰的標示,涉嫌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用戶若不同意“自動續費”就不能繼續。在APP中無法關閉“自動續費”,“設障”很難說不是故意為之。一系列手法透著“損人利己”,與堂堂正正收費和服務相去甚遠。
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要求,商家對於格式條款要盡到說明和提示義務。法律既有規定,為何一些商家還抱著僥幸心理為消費者埋下消費陷阱?一個原因在於當前治理強度和懲治力度難以讓商家“卻步”﹔另一個原因在於商家看似盡到了相應義務,實際上卻通過人為設置繁瑣步驟、故意使用小字號提示等手段,給消費者制造知情或者退出障礙。對此,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維護市場公平正義。
其實“自動續費”並不是一個新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多管齊下。
一方面,消費維權部門不能讓耍滑頭、坑騙消費者的行徑得逞,要為權益受損、主張維權的消費者撐腰。另一方面,針對可能存在的違規違法行徑,管理部門有必要對相關APP經營者進行約談整改,通過有效措施進一步規范APP的收費行為。
消費者也要提高警惕。除了要注意成為APP付費會員的“附加條款”,也要自查第三方支付軟件中是否已潛伏“自動續費”。遭遇被“自動續費”,消費者不僅要及時取消,而且該投訴維權時別怕“麻煩”。必須指出,一些電信運營商也曾利用用戶大意,悄悄收取各種雜費,隻有消費者較真、管理部門嚴肅治理,“歪心思”才會被有效糾正。
對APP經營者來說,吸引用戶付費是常見的盈利方式。但是,付費必須是基於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通過具有高附加值的內容滿足用戶需求,利用更新的技術手段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如此提高用戶粘性才是良性的,也是真正可持續的。同時,相關收費必須公開透明,讓用戶擁有選擇權。那些不把心思放在正道上、反而琢磨算計用戶的APP,注定走不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