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來論

人民來論:為“睡”所困?不要讓好好睡覺變成“奢侈品”

蔣萌
2021年11月10日13:27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身體覺得很累,大腦還非常興奮,躺在床上,腦子裡走馬燈一樣放電影。”“越想睡越睡不著,越睡不著越著急。”“似乎睡著了,但腦子裡好像還有一根弦提著,一點兒動靜就醒了,有時候半夜醒了就再也睡不著了。”

晚上睡不著、睡不好,白天醒不了、愛犯困……睡眠本來是人體的自然生理現象,卻在當今時代成了許多人面臨的“障礙”和困擾。

睡眠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輕則使人白天精神不振,影響工作和學習﹔重則會誘發精神抑郁,導致惡性循環﹔長期失眠還會加速細胞衰老,對身體機能造成過度損耗。

失眠人群有多少?數據令人咋舌。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2021運動與睡眠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有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問題。網絡上,擁有數萬成員的“失眠小組”尋求“抱團慰藉”。每至深夜,“還有誰沒睡”的詢問帖,隻為尋找為“睡”所困的同盟。這樣的無奈和無助,令人唏噓。

談及“自救”,一些失眠者試圖通過購買香薰、睡眠噴霧等“助眠產品”改善睡眠,效果卻未必樂觀。還有人服用安眠藥物,但身心對藥物的依賴往往會呈現“邊界遞減效應”。不少失眠者難抑發問:好好睡覺為什麼變成了“奢侈品”?

“睡眠障礙是結果,也是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問題的真相。或者說,睡不著常常是由日積月累造成的,人為晚睡、生物鐘逐漸紊亂是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睡眠時間越來越晚,職場競爭激勵,工作壓力大,不少人不得不熬夜加班,精神緊張催生情緒焦慮。由此導致,該睡覺的時候不能睡,睡下了仍然“胡思亂想”,睡眠質量可想而知。加之白天忙於工作和學習,很多人隻有在晚間娛樂放鬆,進而主動推遲睡眠時間。簡言之,一些人試圖通過晚睡來“補償”白天時間不自主、不能玩的“缺憾”。問題是,舍不得時間睡覺,將“晚間自由”作為情緒宣泄的出口,犧牲睡眠遲早要付出代價。

專業醫師指出,目前沒有任何臨床証據証明,過去欠下的“睡眠債”可以通過事后長時間的睡眠來彌補。這也是許多上班族周末“補覺”卻未必能“解乏”的原因。而且,一旦形成經常性失眠,紊亂的生物鐘可不會以周末休息為轉移。有睡覺的時間卻睡不著、睡不好,隻有失眠的人才能深切體會到這種痛苦。

事實上,睡眠問題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無論是《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從2022年起到2030年要達到7-8小時”,還是備受關注的“雙減”對保障中小學生睡眠時間的良苦用心,都旨在從導向和機制上保障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睡眠時間。關注睡眠要從社會層面著眼,從敦促客觀因素改善入手,通過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將睡眠健康置於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位置。

“自律才能自由”也適用於避免睡眠障礙。“早上起床困難時都下決心晚上一定早睡覺,可到了晚上,玩手機、刷影視劇又忘了白天困乏的痛苦”,犧牲睡眠換來的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身體逐漸出現不良反應的被迫性代償。睡眠終歸是個人的事,睡眠健康需要個人更加合理地支配時間,努力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健康的解壓方式多種多樣,不要在臨睡前“放飛自我”。必要的時候,不妨尋求醫生的科學干預。

熱愛美好的世界,渴望清醒地探索它,離不開充足的睡眠作為保障。真正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是懂得自我平衡與調節,是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現實有夢幻,夢中有世界。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