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新起點(望海樓)

人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和標志,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文明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9月9日,《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21—2025年)》發布,標志著中國人權保障事業進入新階段。
保障人權,我們始終說到做到。自2009年以來,中國先后制定實施了三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續提升,各項權利得到更加切實保障,保護特定群體權益的政策和法律措施更加完善,人權法治保障進一步加強,全面參與全球人權治理,為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6─2020)》實施以來,行動計劃得到全面實施,主要目標和任務如期實現,幾十項指標提前或超額完成。2018年11月,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關於中國的第三輪國別人權審議會議上,20多個國家稱贊中國制定實施國家人權行動計劃,這在國別審議中是不多見的。
保障人權,我們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權標准或人權模式,發展人權事業隻能從本國國情和實際出發。對於當下的中國人權事業來說,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人權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使全體人民的各項人權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不斷增強人民對於人權保障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這一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中,增加了“生命權”“個人信息權益”等章節,把“環境權利”單章敘述,強調“參與全球人權治理”……這些都是立足中國國情,立足新發展階段,帶有中國特色的人權保障措施。
保障人權,我們站在新的起點。計劃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新起點。”2021-2025年是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此時的中國,一方面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具備了多方面的優勢和條件﹔另一方面,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對人權保障的要求不斷提高。同時,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中國和世界人權事業發展面臨新挑戰。接下來的五年,我們重任在肩。
時代在發展,人權在進步。人權保障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如今,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站在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新起點上,我們將總結經驗,與時俱進,穩步前行。未來,中國人民的各項權利必將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中國人民將更加享有尊嚴、自由和幸福﹔未來,世界將因中國而更加繁榮發展,中國也必將為推動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