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兩位環保少女的啟示

張田勘

2019年12月09日08:0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兩位環保少女的啟示

  今年12月召開的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因原會議舉辦地智利發生騷亂無法承辦,轉由西班牙接手,這個會議上有兩位環保少女露面,對環保問題公開發言,一位是世界聞名的瑞典少女格裡塔·通貝裡(Greta Thunberg),另一位是並無太大名聲的中國少女黎子琳。兩位少女在聯大的發言闡述的都是對環保的一些意見和做法。

  大名鼎鼎的通貝裡被視為“最熱學生活動家”,更被瑞典國內描繪成“聖人”。通貝裡還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並登上美國的《時代》周刊。通貝裡通常的做法是指責各國領導人,稱他們“用空洞的推辭,偷走了我的童年和夢想”,希望各國領導人在氣候問題上有所作為。而且,通貝裡的主要行動是呼吁學生罷課,以此來喚起人們的環保行動。

  來自中國成都的9歲女孩黎子琳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也作了主題發言,但她不是指責各國領導人,而是用中國青少年自身的實際行動來傳播環保理念,並提出青少年應當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才是環保。

  黎子琳的主題發言是以熊貓保護為切入點,介紹中國青少年在氣候變化中所做的努力和貢獻,並呼吁全球青少年與熊貓站在一起,踐行環保,對抗氣候變化。對於熊貓的保護,實際上是中國青少年和中國人對環保的一種切實行動,因為,隻有保護像大熊貓這樣的珍稀動物,才能維護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讓人類的生活和發展具有可持續性。

  中國的大熊貓保護成就全球有目共睹的。1980年,中國政府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達成在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協議,1983年研究中心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現在,中國已建立了33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四川27個、陝西5個、甘肅1個。這些地方的青少年投入到保護大熊貓的宣傳和實際行動中,例如保護森林和竹林、繪畫、撰文宣傳保護大熊貓等。這些也是黎子琳發言的主要內容。

  黎子琳的環保言行是在介紹中國人如何進行實際環保工作的,通過介紹自身的行動更能引發他人思考如何進行環保,並在生活中設立一些做什麼就能達到的環保目標。通貝裡有關環保的言行中有一些是對他人的指責的,但這些指責可能不會啟發他人如何進行具體的環保。

  通貝裡為了宣傳環保,一向抵制飛機、火車、汽車等使用燃料的交通工具,而是乘坐低碳的船隻,而且這也是她的環保行動。日前,通貝裡在一對澳大利亞夫婦的幫助下,搭乘一艘15米的低碳船從美國出發,經過數周橫渡大西洋,於當地時間12月3日抵達葡萄牙的裡斯本。但是,從裡斯本到終點西班牙馬德裡之間的路程,她卻放棄了“低碳出行”方式,而是乘坐歐洲列車中轉抵達馬德裡。

  本來,西班牙一個社區協會曾提出為通貝裡提供更為環保的出行方式——一頭驢,希望她乘驢從裡斯本到達馬德裡,通貝裡並沒有採用這種更為環保的方式而是選擇乘坐火車,這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這正如今天的人們不會抵制電燈而採用煤油燈、鬆枝照明一樣。

  因此,黎子琳和通貝裡誰更能贏得環保的未來,是可以預期的,因為正確、恰當的環保方式是會被大家記住並繼續下去的。

(責編:仝宗莉、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