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中國金融業經得起狂風巨浪

洪樂風

2019年06月02日10:3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金融穩,經濟穩﹔金融強,經濟強。日前,有關負責人在就美對我新一輪加征關稅影響答記者問時,鄭重指出:中國完全有能力應對經貿摩擦,中國金融體系經得起外部變化沖擊﹔明確強調:做好自己的事,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嚴正警告:投機做空人民幣必然遭受巨大損失,同時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會停頓更不會倒退。應當講,這份答問表明了中方的嚴正立場,回應了各方的積極關切,對於中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也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微言大義、內涵豐富。

看金融,先要跳出金融看。中國與某些經濟虛擬化、產業空心化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經濟基本面由實體經濟構筑,國內消費早已成為拉動增長最重要的引擎,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區域戰略不斷協調完善,完全具備了金融業風險防范的實業基礎、物質基礎。今年以來實體經濟的平穩開局,更加有效支撐了金融市場的改革發展,印証了黨中央對經濟與金融辯証關系的權威判斷。我們相信,隨著金融造血能力的提升、輸血渠道的暢通,韌性和安全性一定越來越強。

看金融,還要整體來判斷。結構性去杠杆至今,兩年來共壓降12萬億元高風險資產,累計處置不良貸款3.48萬億元,極大降低了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隱患。今年以來股市、債市、匯市均較為平穩,也表明了金融風險總體上的可控。更何況,我們對於金融風險的處置更多屬於事前行為,積極主動“排雷”、自我革命化解,很多可能的風險點已被清查處置。隨著金融供給側的改革發力,不僅野蠻生長的亂象會被遏制,健康成長的因素也將一一呈現、持續向好。

信心來自安全,屏障構成底氣。一方面,經濟與金融發展的成績單,雄辯地展現了行業的平穩運行、風險的總體可控。另一方面宏觀調控的創新與完善更讓我們底氣十足。如論者言,“我們擁有獨特的政治和制度優勢,這是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堅強保証”。不久前審議通過的《關於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的指導意見》,更將政治和制度的調控優勢進一步體系化、機制化,突出統籌兼顧、綜合平衡,強調要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隨著社會主義宏觀調控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安全屏障必然更加牢固,抵御風險、防范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的能力必將日益提升,對所謂的跨境投機做空者必定產生更強大的震懾力。

一部世界經濟史告訴我們,貿易摩擦總是伴隨金融摩擦、經常會引起程度不同的金融波動。今天,我們面對內外部風險挑戰,仍然能鎮定自若、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重要的信心和底氣就來自金融的安全與穩定。展望未來,隨著結構性去杠杆的繼續堅持和優化,隨著金融業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與推進,中國的經濟與金融體系定能始終保持穩健發展,“任憑風浪起”,經住考驗、無畏前行。

(責編:王仁宏、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