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評“百度已死?”之三:關乎未來,不負時代期待

葉禹

2019年02月01日14:12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編者按】近日,網民熱議百度的內容搜索結果存在問題。為理性探討互聯網生態的健康發展,呼吁行業不忘開放共享的初心,提供更多優質服務,滿足網民的期待,人民網推出《三評“百度已死?”》。


誰掌握了互聯網,誰就擁有了時代主動權。互聯網企業健康成長,關系美好生活,關乎民族復興。

縱觀今時今日,從時間到空間,從生產到生活,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革命,孕育了我們身邊一批耳熟能詳的互聯網企業,不僅為人們創造了獲取知識、表達訴求、交流情感的精神家園,也為發展打造了轉型升級、創新驅動、跨界融合的強勁引擎。

互聯網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也像水流一樣互聯互交、互通有無。然而一段時間以來,互聯網業界“盲目圈地”“圍牆籬笆”等亂象頻出,給用戶體驗帶來不便,也為發展前景蒙上陰影。人們不禁要問,互聯網的未來到底是多級對立、壁壘叢生,還是溝通協作、開放共享?

公眾的答案顯而易見,互聯網巨頭交出的答卷卻並不令人滿意。有人說,今天的互聯網巨頭不缺市值、不缺收入、不缺用戶,唯獨缺穩定輸出的價值觀。正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從公共管理角度來說,互聯網巨頭的市場支配地位實際上形成了另一種意義的“社會公權力”,用好了可以受益匪淺,用歪了就將貽害無窮。倘若用門戶之見取代發展遠見,隻顧著“搶佔地盤”、隻醉心“厮殺內耗”、隻攫取“人頭流量”,甚至為維護壟斷地位而不擇手段打壓競爭者,不僅會抑制互聯網行業的創新活力,還會削弱整個社會開放共享、互聯互通的前進動力。

大就要有大的樣子。這裡的“大”,指的不僅是體量之大、規模之大,更要包括格局之廣、境界之高。手握巨大的數據洪流,坐擁數以億計的用戶流量,如何管理使用考驗著互聯網巨頭的智慧和能力。要知道,產業再多、市值再高,都必須涵養順應時代呼聲、回應用戶需求的企業文化,與互聯網經濟發展壯大同氣同求,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心同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穩定的政策支持和社會氛圍,為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反之,成長為巨頭的互聯網企業應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履行該履行的責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對此,不妨參照那些風雨不衰的百年老字號。它們屹立不倒的密碼,就在“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情懷裡,就在“天貴人和,厚德致遠”的追求中。如果只是簡單沉醉“一畝三分地”的短視之舉,動輒萌生“畫地為牢”的淺顯思維,這樣的企業注定將淪為拍在沙灘上的浪花,成不了推動“中國號”巨輪前行的波浪。

互聯網是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也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變量。正因如此,“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范假冒偽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准。希望廣大互聯網企業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造福人民。”這是對互聯網企業最深刻的警醒,也是廣大用戶最真摯的期盼。

相關鏈接:

三評“百度已死?”之一:開放共享,豈能言行不一

三評“百度已死?”之二:互聯互通,基石怎可動搖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