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王釗:中俄交流的“北極光”

2015年04月29日04:1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王釗:中俄交流的“北極光”

王釗在譯酷雲平台官方發布會上。資料圖片

掃描二維碼進入光明網專題頁面

  “希望有一天,我能親手送給普京總統一部‘譯Pad’。”4月22日,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中俄實業論壇”上,一位年輕人作了一場關於青年創業的主題發言,博得了很多人的贊賞。他就是32歲的青島北極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王釗。

  短短6年,王釗和他的創業團隊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俄漢、漢俄詞匯數據庫,收錄詞條多達2000萬﹔打造了中國最領先的俄語應用與對俄服務雲平台“譯酷網”﹔並自主研發了俄語電子詞典、掌上詞典、“譯Pad”平板詞典等系列產品,2014年公司資產已達4000萬元,成為青島“創客”領域的明星企業。

  在體驗過“譯Pad”后,俄羅斯駐華大使杰尼索夫專門致信王釗團隊表示嘉許:“感謝你們為俄語在中國的推廣以及俄中文化交流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掘金之路:3年賺來人生第一個100萬

  2003年高考,由於調劑的專業不是自己喜歡的,王釗作了一個決定:遠赴俄羅斯留學。

  “做中俄貿易的人很多,但是俄語和漢語都精通的人並不多,需要有中介公司為他們服務。”留學期間,王釗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商業頭腦:2007年他與幾個同學合伙開辦了一家代理機票和簽証服務公司,還在當地一家貿易公司做兼職翻譯,並由此賺取了近百萬元。回憶那段“蠻拼”的經歷,王釗總結道:“來到遙遠的國度,我可不是為了浪費時間。”

  “當時每天都要翻譯大量文件,有時候為了查一個單詞要翻好幾本詞典,既費時又費力。我就想,能不能做一個專門的俄語翻譯軟件來提高效率呢?”王釗說,正是在貿易公司的兼職經歷,讓他發現了這個商機。2009年,帶著創業夢想和人生第一個100萬,研究生畢業的王釗回國了。

  為了省錢,王釗選擇在居住地青島注冊公司,在長春籌建俄語詞匯數據庫。“我的老師在長春,他可以幫我集聚大量俄語人才,而且長春的人工成本相對較低。”王釗說。

  “很多網站都是通過點擊量和廣告投放來賺錢的,但我堅持要做一個純粹的俄語服務和資訊平台。”王釗說,2010年,北極光俄語詞霸正式上線。第二年,網站日均點擊量超過50萬次,成為俄語領域知名度和流量最大的網站之一。

  但是,花掉100萬元建的網站火了,員工的工資卻開不出來了。

  互聯之路:誰擁有平台誰搶佔先機

  “披星戴月渡靈霄,浪蕩不羈遍海角。待到山水回轉時,難得此刻孤寂寥。”這是最窘迫時,王釗寫在微博上的一首小詩。但他沒想到的是,山窮水盡之時,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了解到王釗的處境后,我們覺得他的項目有潛力,應該幫他渡過難關。”青島高新區宣傳推介事業部徐勇回憶說,2011年,王釗受邀參加了第二屆“贏在青島”青年創業大賽並獲得了二等獎,高新區政府不僅為他提供了免費的辦公場地,還通過“青蘋果計劃”給了2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北極光”在青島安定下來,並通過“譯Pad”銷售和不斷增長的中俄經貿服務業務快速發展,2014年資產已達4000萬元。

  “你問我怎麼管理團隊?我覺得50人以下的團隊真的不怎麼需要管理。”談到管理經驗,王釗語出驚人,“我們的創業團隊一般由若干個項目組組成,獨立對接項目,管理層很少直接干預,有困難才幫助解決一下。”

  “互聯網創業的特點是想法要多、速度要快,年輕的特點是敢想敢做,這兩個特點我都佔了,所以剛好成功了吧。”王釗說,“但是,不管發展多迅速、盈利多誘人,仍然要堅守質量和誠信的底線。‘譯Pad’剛推出的時候,部分產品出現了頻繁死機的問題,我要求公司不惜一切代價免費更換,因為由此挽回的消費者信任是無價的。”

  “有人說‘互聯網+’的根本是平台,誰先建立平台誰就搶佔了先機。譯酷網有日均50萬的點擊量,聚合了全國20萬高水平的俄語專家和專業人才,這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我創業的底氣所在。”王釗說。

  未來暢想:“一帶一路”是最大的機遇

  2015年2月,北極光公司被推薦為中俄青年企業家俱樂部駐會單位,入駐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公司的業務觸角從銷售領域逐漸拓展到服務,向中俄企業及政府機構提供翻譯、商業談判、留學、文化交流等專業服務。

  “有人說我運氣好,我確實很幸運,正趕上‘一帶一路’的國家發展戰略,在中俄經濟文化交流上,我們有那麼多的領域可以去探索和發掘。”王釗說,中俄經濟互補性強,除了豐富的油氣、礦產資源外,俄羅斯在食品、農業等方面也有巨大開發潛力。未來的譯酷網要轉型升級,要打造成為先進的對俄電子商務平台,擁有信息、物流、支付等更多更強大的功能。

  “融資難。”當記者問及目前制約北極光發展的最大瓶頸時,王釗說,互聯網企業不同於常規產業,發展營收有很大不確定性,有些時候,美好願景和投資公司的回報訴求總是南轅北轍的,“作為一個年輕公司的年輕管理者,擺在面前的困難真的很多”。

  “但是理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王釗笑言,3到5年內,希望北極光可以在中小板順利上市。

  (本報記者 劉艷杰 本報特約記者 朱楠)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