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一線視角:引領新常態,必須有拼勁兒

何  勇
2015年04月09日03: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央明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各地的理解在逐步加深。但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地方出現了一種現象:把新常態當成一個筐,凡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做不好的事,都往裡裝。

比如,有的市縣去年一年經濟增長嚴重失速,財政收入負增長,負責人卻說:“我們要適應這個‘新常態’。”有的地方簡單地把經濟增速降下來理解為“新常態”。還有的地方認為新常態是一種自然延續,忽略了中間“換擋期”﹔也有的片面認為,把拼勁放鬆點,讓經濟增速降低點,“別整那麼猛”,就是“新常態”。凡此種種,跑偏了。

對當前發展特征,普遍共識是“三期疊加”: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在基層,這種特征表現更明晰,矛盾更直接,問題更突出。

比如,在經濟運行上,傳統產能過剩,新興產業門檻過高,資本一時找不到方向,投資萎縮,傳統動力輸出減弱,新增長點短期內形不成﹔在政府運行上,地方財政增幅驟降,有的甚至是負增長,而工資、社保、公用事業等剛性開支有增無減﹔在發展措施上,過去習慣零地價、減免稅收等“拼政策”做法,現在拼市場環境后,一些領導干部反映“不會玩了”……

這些矛盾和問題都說明,傳統模式和過去“打法”已經難以為繼,適應不了新常態。要適應和引領“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的新常態,推動中國經濟列車更健康運行,就必須有好狀態。

引領新常態並非輕而易舉。前提是,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積極轉方式調結構,向科技創新要動力,推動經濟增長由要素、投資驅動轉入創新驅動的軌道。僅有放緩沒有提高,不是新常態﹔只是一味調低經濟增速,低於合理區間下限,也不會有整體經濟的良性運行。沒有新招,高速發展掩蓋的就業、地方債、企業債等問題和矛盾,就會凸顯出來。

新常態需要新心態。既要擺脫速度情結,強化質量關切,也不能弱化GDP,更不能把新常態錯誤理解為丟掉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要GDP指標。不以GDP論英雄,不等於不要GDP,而是要沒有水分、高質量的GDP。決不能把新常態片面理解為對經濟調整下滑的“無所作為”,讓經濟“自由落體”,那是缺乏擔當、不肯作為。

新常態需要新狀態。一些地方經濟增速降下來了,干部狀態也跟著下來,氣泄了,拼勁沒了。事實上,經濟發展新常態,對宏觀調控方式、釋放活力動力的方法、社會治理的手段,要求更精准更穩當﹔對干部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既要干勁、拼勁,也要穩勁、准勁﹔不能蠻干、胡干,也不能以為可以停一停、歇一歇、等一等。

好日子是拼出來的,好形勢是干出來的。實踐証明,沒有打拼,沒有實干,沒有出汗,輕飄飄、鬆垮垮,調不好結構,轉不好方式,也適應不了新常態。在2015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點贊“各級干部也是蠻拼的”。“拼”字有擔當,“拼”字見情懷。沒有拼勁,騎車爬坡,必然倒退。拼字在前,為官不為就不會有市場。

新常態,還需新手段。過去的發展模式下,各地政府對微觀經濟干預較多,不少地方政府負責人把主要精力用到招商引資、上項目上,給政策,給優惠,給超國民待遇。現在,更多需要調整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通過簡政放權、深化改革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需要尋求新的發展動力,培育經濟發展的持久動能。這對各級干部來說,是一個大的考驗,需要敢於創新、敢闖敢拼,蹚出一條發展的新路來。

(作者為本報遼寧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9日 05 版)

(責編:白宇、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