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國際論壇:適合中國發展的歷史必然

兩會是中國政治生活的大事,是中國最大規模的議事廳,是中國民眾發出的最強音
外界要想仔細觀察中國在新的一年如何發展,兩會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窗口。每年3月在北京如期召開的兩會是中國政治制度的特色所在,從中可以體味中國政治文明與西方政治文明的不同,繼而更好地了解中國。
中國政治制度與西方政治制度有著很大不同。在西方中心論者眼裡,不同於西方的制度就是落后的,這種認識是非常偏狹和傲慢的。中國的政治制度有著自己的特色,是適合中國發展的歷史必然。
兩會是人民代表集中建言獻策的意見平台,也是中共中央與各界代表交流協商的信息平台。兩會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等主要文件是中國當年發展的規劃圖,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優先發展目標。兩會是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風向標,對於國家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增大的今天,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能否繼續充當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中國政府的反腐決心到底有多大,是否會把反腐戰役進行到底?中國今年還會有哪些重大惠民工程,讓廣大民眾分享經濟發展的紅利?這些舉世矚目的疑問在兩會上可以找到答案,或者至少會得到答案的線索。
通過觀察正在舉行的兩會可以發現,優先發展經濟仍是中國政府的首要選項,提質增效升級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在世界經濟不景氣、下行壓力增大的形勢下,中國經濟發展方式正在轉變,經濟發展目標也重新定位,這是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過分擔憂是沒必要的,經濟轉型需要勇氣,更需要時間。
繼續加大反腐力度是人心所向。在過去一年裡,中國政府以刮骨療傷力度懲治腐敗,“老虎”“蒼蠅”一起打,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兩會中,各界代表熱議反腐,迫切希望政府加大反腐力度,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中國領導人在今年兩會上再次重申了深入反腐的決心和主張,讓中國民眾對迎接一個更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充滿期待。
我們在關注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和前景的同時,不能忽視中國的政治發展。中國當前大力反腐、加強法治,這是在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清除路障,在為改善投資環境創造條件。沒有明確而堅定的政治意願並切實付諸實施,任何經濟藍圖都是紙上談兵。中國不僅用語言,而且用行動讓世人看到一個善治的中國,一個有光明未來的中國。
什麼是好的社會?在我看來,能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平等發展機會的社會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在今年兩會上,如何進一步解決社會不平等問題也是一大熱議話題。過去30多年,中國政府在縮小城鄉差別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在改進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是有口皆碑。當然,要想讓每一個中國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兩會是中國政治生活的大事,是中國最大規模的議事廳,是中國民眾發出的最強音。傾聽兩會聲音,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國發展的脈搏,摸清中國前進的軌跡。
(作者為位於法國尼斯的歐洲研究所學者)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17日 2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