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路中國夢·新改革故事)
人民日報:人人皆是公平夢想踐行者

改革之路,也是青春逐夢的必經之途。期待我們每個人,既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公平公正的踐行者,如此,才能讓個人的夢想之花早日綻放
兩會上,教育公平、特別是高考公平,受到了代表委員們的熱議。的確,高考關系著千家萬戶,關系著萬千學子前途命運,公平二字重千鈞。
作為一名應屆高考學生,我比大多關注者還多了“親歷者”這一身份。盡管在備戰高考的日子裡,同學們為校薦名額、三好評選、自主招生、填報專業志願等諸多事項分身乏術、疲憊不堪,但身邊正在變化著的點點滴滴,也催生我思考:教育公平的夢想,究竟怎樣才能實現?作為學生的我們,該有怎樣的期待與行動?
增加全國統一命題,逐步淡化文理分科,鼓勵加分全部取消……可以說,高考的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們有期待,也有不安。但無論怎樣,學好知識,都應該是我們最不變的地方。記得高三伊始,上一屆的學姐在經驗介紹會上講到,最好的狀態就是平靜如水。面對大幕拉開的高考改革,無論存有哪些變與不變,我們都要學好知識,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找到實現更多夢想的直通車。
我理解,“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這樣的改革,從大方向上,就是讓更多人追求夢想、成就夢想。我身邊不少藝術考生,曾對“藝考”改革擔憂。直到招生簡章紛紛發布,名額雖有減少,但程序更加嚴格,考試更加公平。他們說,改革帶來的變數也許會讓人不安,但改革帶來的前景,應試的心境更為坦然。
再舉一例。一次政治課上,老師讓我們對異地高考發表觀點。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不管戶籍在哪裡,學生都應享受教育地高考。有這樣的觀點,也是因為堂哥堂姐曾有類似的不公遭遇。好友卻覺得我“傻”,他們說:“要真異地高考,隔壁班那枚外省學霸你考得過嗎!北京卷你拿滿分了是不是?”說得我啞口無言,才發現自己也是一名“既得利益者”。同學們個個善良正直,隻不過“當局者迷”,一旦涉及自身的利益,鐵尺也變成了軟尺。
而這,正是高考改革、教育改革的難點所在。利益的藩籬,往大了說,不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難點、最痛點嗎?為求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為謀寒門學子的機會均等,改革者須在全局與個體間找到平衡,在不同利益群體中求得共識。我常想,也許我們的高考改革,恐怕既要做足增量,也要勇於調整存量,比如錄取名額的平衡,比如異地高考的破冰。
高考改革牽動人心。不管怎樣改革,我相信,都需要家長、老師和社會各界的支持,需要學生們放下焦慮的包袱、拾起奮斗的自信。改革之路,也是青春逐夢的必經之途。期待我們每個人,既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公平公正的踐行者,如此,才能讓個人的夢想之花早日綻放。
(作者為北師大實驗中學學生)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17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