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文藝點評:珍惜那些美好的創造

布  裡
2015年03月13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日,四川省川劇院的經典川劇《巴山秀才》登陸北京。這部由當代戲劇家“巴蜀鬼才”魏明倫編劇的經典作品,上世紀80年代首演后,曾在全國各地演出共計200余場,觀眾達20萬余人次。這次用的是四川省川劇院2002年11月重排的版本,該版本也曾受到全國各地觀眾的好評。

  這確實是一部能夠寫入中國戲劇史的作品。它的結構形態、節奏氣韻和語言風格,無一不精到,無一不從容,無一不讓人喝彩叫絕。從“求賑”始,至“揭底”終,層層推進,層層打開,疏密有致,巧妙跌宕。我認為這出於編劇對戲劇和觀眾極其理解和信任的氣度。戲劇怎樣才能“好吃”,取決於創作者的“感覺”。這種“感覺”的來源是綜合的,有文化沉澱和開悟、轉化的因素。這種開悟與轉化很大程度上來自天分。“巴蜀鬼才”魏明倫的戲,單其語言,浸透著四川人特有的幽默、洒脫、堅韌和沉著,而且精准、生動、充滿張力。據說他絕少寫川劇以外的戲曲作品,我覺得這是魏明倫的文化自覺,一方面,再精彩的生活本身,若沒有“鬼才”的超常轉化,在舞台上都不會一擊便中,不會形成美好的、有暈染感的戲劇表達﹔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對戲劇表現的適用性很強,不是文學化的文本思維,不因文害戲。在當代戲劇的觀念更迭面前,《巴山秀才》堅持用傳統戲曲的手法說世俗戲曲的話語,用當代戲劇的思維構架著作品的結構、安排著作品的節奏,不洒狗血,不炫技法,不拖泥帶水,劇情密不透風、難於增刪,這何其難也!

  不夸張地說,這種戲誰都愛看,哪怕是從未接觸也從未想接觸川劇的觀眾。這樣的當代經典作品,因其與當代生活、當代觀眾有較高貼合度,往往更加具有傳遞的價值。它們既是“看”的戲,同時也是“聽”的戲﹔既運用當代戲劇創作理念,又是對傳統藝術價值的極大保留。這類經典作品觀眾看起來不覺時間流逝,渾然、流暢、一氣呵成,它們有價值訴求,但不是生硬的高台教化,而是潤物無聲的潛移默化。前些年,大家都熱衷於搞新作品創作,卻不知一部好作品的形成往往需要寂寞的等待、反復的打磨,真正的創新往往都是一不小心成就的。而這個“一不小心”的成功,是在每一次的排練中、每一次的演出中、每一次的修改中,由無數小小的“一不小心”悄悄匯聚而成的。創新或者新創的背后,有巨大的重復再重復﹔或者說,每一次的重復,創新都在悄悄地進行,只是我們不一定能夠看到。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就像一個孩子,他在一天天長大,父母並不能每天意識到,直到有一天發現:哇,他都這麼大了!常演當代經典的意義很多,常演常新是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如果不學狗熊掰棒子,而是珍惜那些美好的創造,中國戲劇的舞台可能會美好得多。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13日 24 版)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