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聲音:聲音2015

2015年03月11日09: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王儒林代表(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王憲魁代表(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扎緊織密權力圍欄 弊革風清重塑形象

  王儒林代表(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採取“學講話、學作風”、保持“三個高壓態勢”、做好“三個一批”、實施“六權治本”、推動“六大發展”等舉措,積極開展“腐敗重災區”的重建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對山西這樣的“腐敗重災區”具有特殊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去年9月份以來,新的省委班子確定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淨化政治生態,實現弊革風清,重塑山西形象,促進富民強省”的“五句話”總體思路,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積極開展“腐敗重災區”的重建工作。

  一是把“學講話、學作風”作為首要任務。要求全省上下既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又要認真學習中央領導集體的優良作風,做到崇尚實干、勇於擔當、廉潔自律、以上率下。同時,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旗幟鮮明地與“七個有之”作斗爭,使守紀律講規矩成為一種新常態。二是把持續保持“三個高壓態勢”作為重中之重。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了一批腐敗案件和“四風”突出問題。三是把刷新吏治、匡正選人用人風氣作為關鍵環節。以選好用好管好縣委書記為切入點,實施“三個一批”(甄別一批不廉潔的干部、退出一批不作為的干部、掌握一批善作為的干部),積極探索干部工作的處理懲治、調整退出、選拔使用“三個長效機制”。四是把實施“六權治本”作為基本方略。通過依法確定權力、科學配置權力、制度約束權力、陽光行使權力、合力監督權力、嚴懲濫用權力,扎緊織密權力“圍欄”。五是把推動“六大發展”作為根本目標。面對政治、經濟、生態、民生的“立體型困擾”,提出要促進廉潔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發展、統籌發展,在科技創新、民營經濟、金融振興方面實現“三個新突破”。

  黨風正、人心齊,腐敗除、事業興。我們相信,隻要堅持一手抓全面從嚴治黨,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就一定能夠不斷開創弊革風清、富民強省新局面。

  本報記者 劉亮明 劉鑫焱整理 

        

  用好先行先試權 推動農業現代化

  王憲魁代表(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改變傳統經營體制和耕作方式,用好先行先試權,推動農村改革實現第二次飛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持續增收,努力走出一條農業現代化發展新路子

  新常態下,黑龍江農業呈現出一些趨勢性新變化,糧食生產正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科技支撐轉變,農業產業形態正從“原”字號、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正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發展轉變,農民增收從主要依靠種糧賣糧向多業態多渠道轉變,農產品需求正從“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我們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重要要求,深入推進“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持續增收,努力走出一條農業現代化發展新路子。

  一是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應科學調整產業結構。種植業要往優質高效品種上調,農產品要往市場緊缺種類上調,農業門類要往農林牧漁全面發展上調,逐步實現由單純在耕地上想辦法到面向更多資源做文章轉變。

  二是在加快農業產業化上實現新突破。解決量大鏈短、質優價不優問題,應抓好農業全產業鏈經濟發展,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實現多層次轉化增值,並千方百計搞活農產品流通。

  三是在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農業增產空間十分有限,應從夯實農業基礎抓起,補齊發展“短板”。強化水利的保障作用,改變單純靠天吃飯局面。突出科技的支撐作用,解決好農作物積溫不夠、科技貢獻率不高等問題。大力發展現代農機合作社,推動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四是在深化現代農業改革上取得新進展。改變傳統經營體制和耕作方式,用好先行先試權,推動農村改革實現第二次飛躍。穩妥推進土地確權和流轉,推動合作化經營,實行社會化服務,不斷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

  本報記者 鄭少忠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11日 13 版)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