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2015·中央廚房烹制新聞美味)

人民日報:悠悠萬事民為大 奉法理政國恆強

孔方斌
2015年03月09日08: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新晉環保部長說每天第一件事是看天。“三八”節,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小廚第一束目光就聚焦“半邊天”。

  “她”是誰?“她”是佔比23.4%的女代表、佔比17.8%的女委員,是兩會風景裡盡情綻放的“鏗鏘玫瑰”。她們不隻代表女性“說話”,更善於用女性的視角來觀察社會,打撈更加細微、易被忽略的聲音。

  你知道董明珠,未必知道她履職13年,很多建議被採納﹔你知道李瑞英,未必知道因為她的奔走,中小學生的工具書被納入“兩免一補”范圍﹔你知道趙冬苓,未必知道她自2013年就與30多名代表聯名提出稅收法定議案……真可謂,歷數桂英木蘭古巾幗,還看代表委員“她力量”。

  話說趙冬苓不懈直追三年,終於迎來立法法修改的“東風”。立法法實施15年,首次迎來“大修”,受到各方關注。

  今年的立法法修改不同尋常,是本屆全國人大以來第一次在全國代表大會層面審議一部法律修正案。

  這廂邊,容小廚端上一道歷史“茶點”。唐代諫臣魏征與唐太宗論治,將法律比作君主“執御之鞭策”。這是中國古代法律工具主義的形象比喻,說到底是人治思維下的法律觀。從立法法經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修訂這一深刻變化,我們看到中國法治正徹底告別法律乃“執御之鞭策”的影響、擺脫“法為治具”的羈絆。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給立法部門定規矩,跟我有啥關系?小廚卻說,立法法看上去很遠,其實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稅收法定之后,政府收什麼稅,向誰收,收多少,怎麼收,都要通過人大來立法決定,2020年可期。曾記否,年收入低於10萬元不讓當村官、要求所有官員統一手機彩鈴、公務用車必須購買本地某品牌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紅頭文件”,雖經多次清理,卻屢禁不止。然而,立法法修改后,“部門立法”“行政立法”的弊端將得到有效根治。

  正如習總書記強調,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國人期望,全國人大以立法法修改為契機,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這正是:

  兩會“玫瑰”參政忙,傾情綻放“她力量”。

  悠悠萬事民為大,奉法理政國恆強。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09日 06 版)

(責編:董曉偉、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