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版熱點論道:足球改革 全面深改一面鏡子

兩會開幕前夕,接連“兩把火”為足球改革話題持續“加熱”:先是2月27日中央全面深改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對推動足球振興和進一步產業化進行戰略部署。接著3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英國劍橋公爵威廉王子,雙方就足球話題深入交流。在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也就此各抒己見。
“作為世界大國,中國連足球這個項目都搞不好,國人很難接受。”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段世杰這樣解讀《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出台的背景。他認為這項研究歷時10多年,最終提高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這一中國最高決策層面進行討論決策,具有深刻含義,那就是足球改革已經成為全面深改的一面鏡子。足球領域存在的問題具有典型性、普遍性,攻下這些難題不但可以提高國人在“世界第一運動”中的水平,極大振奮民族精神,而且可以為其他領域深改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
作為家喻戶曉的體育明星,全國政協委員姚明對足球改革也傾注了很大的熱情和心血。他繼去年提案呼吁取消賽事審批,以便為包括足球在內的各類賽事鬆綁之后,今年提出的開設校園專項體育課提案也契合了足球深改總體方案中關於開展“校園足球”的部署。
足球場地不足,嚴重制約足球運動的發展。如何破解呢?全國政協委員、原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劉敬民給出了自己的兩條建議:一是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挖掘現有足球場館的潛力。二是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創新足球場館的投建運營機制。北京奧運會一些場館建設就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劉敬民直指足球改革必然面對的硬仗:破解央視對包括足球比賽在內的體育轉播壟斷。“轉播權收益本來應成為中超的錢袋子,而由於央視的壟斷,使得轉播變為一項支出。”
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體育總局裝備中心主任馬繼龍對此表示贊同。他指出,轉播權壟斷是痼疾,破解需要國家相關制度變革的跟進,難度很高。真正讓社會辦賽、民間辦賽了,相關服務比如安保成本如何解決?《總體方案》的出台,還只是足球改革萬裡長征的第一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