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全面依法治國 開啟新征程

依憲執政、依法行政,又將邁出哪些新步伐?司法改革又有哪些新舉措?今年的全國兩會看什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法治無疑是場重頭戲。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法治體系的總目標的提出,到“五大法治體系”頂層設計的搭建,再到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方案的“落地有聲”……作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滾滾向前。
這一切,百姓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因為建設法治中國,這既是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更飽含有每個百姓心中的美好願景。因為轟轟烈烈的法治建設中,有著一個鮮明而溫暖的指向——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自此依法治國邁入“快車道”。從搭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讓平安就在你我身邊,到加強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法制建設,讓民生“小事”也滿意,再到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讓藍天碧水有望回歸……法治,正在為社會注入安定之力,為百姓帶來溫暖之光。
一直以來,百姓還有這樣一份期待——嚴格執法、公正司法落在實處,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夢想正在照進現實,“立案難、審理難、執行難”的現實難題,催生出巡回法庭、司法人員分類管理等改革創舉﹔張氏叔侄案、呼格案的廣泛關注,將防范冤假錯案機制的建立、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的實行提上日程……公平、公正、公開,越來越多的事務和糾紛重新納入法治軌道,“信訪不信法”“領導批示大如天”的觀念悄然淡去,當一大批“老虎”“蒼蠅”被繩之以法時,越來越多的群眾增強了對法律的信任,對法治的信仰。
法治越成熟,百姓越信賴﹔百姓越信賴,法治越成熟。這種良性循環帶來的,是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法治體系的總目標越來越近了。如今,兩會大幕拉開,數千名代表委員齊聚北京、共商國是,世人的目光都將匯聚於此。實際上,兩會既是社會主義法治成長的重要見証,也是彰顯法治精神的重要載體,更是億萬中華兒女行使法定權利、推動法治進步的重要平台。中國法治故事將會有怎樣的精彩?兩會舉足輕重。
發表議論意見,提出議案提案,踴躍建言獻策,這是憲法法律賦予代表委員的權利。相信在這個以法治為風尚和信仰的大時代,代表委員定將借助全國兩會大舞台,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征程中,作出應有的貢獻,留下精彩的篇章。
——編 者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03日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