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滑稽”不上 春晚是好事

2015年02月11日15:34 | 來源:新民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滑稽”不上 春晚是好事

  張曉然

  上海滑稽戲又一次被央視春晚“白相”了一把。聽到這消息,我倒是不驚訝。因為這多少在我預料之中。繼而再想,這何嘗不是件好事?王汝剛和錢程、毛猛達,上海滑稽的領軍人物們,別再去折騰沒譜的事了。該定定心,想想如何在上海觀眾的心裡,樹起一個像“央視春晚”的舞台高峰。

  央視春晚的定位,其實一直是很清楚的。就是面向全國56個民族大家庭。尤其是語言類節目,為了讓全國人民聽得懂、看得明白,基本是以普通話為主。東北方言、陝西方言,屬於普通話體系,所以可以例外。而上海閑話和廣東話、閩南話等,就完全是地方方言了,北方觀眾絕大多數聽不懂。上海滑稽作為上海文化的“土特產”,如果為了上央視春晚,演員講普通話,就完全變味了。周立波曾誓言絕不上央視,稱這是喝咖啡與吃大蒜的區分,但后來糊裡糊涂改講普通話上了央視,最終也是銷聲匿跡。所以上海滑稽藝術家們要想清楚自己的定位,守得住這份“寂寞”,去除不實際的名利雜念,才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上海滑稽又叫獨腳戲,在本地擁有大量戲迷,這是其真正的“衣食父母”。去年在共青森林公園、奉賢濱海森林公園本報舉辦的花展活動中,上海滑稽的一批名角在露天舞台上演出,獲得極大成功,台下觀眾的熱情程度,用火爆二字都難以形容。在現場我問王汝剛,你在上海有多少粉絲?他沉吟片刻后回答,大概有二百萬。不錯,喜歡滑稽戲的多數是中老年人,可是上海已有60歲以上的老人近400萬,他們中間隻要有十分之一的人每年看一次滑稽戲,就夠演員們“天天演”的了。有這般廣闊天地,還不夠大有作為嗎?

  但真心講,上海滑稽如今好作品,越來越少了。看來看去,好節目好演員當然是主流,可淺、露、俗的缺陷也不容忽視。諷刺的對象,翻來覆去是那些傻裡傻氣、小裡小氣的小市民﹔嘲人與自嘲的台詞,無非那幾句上海人的“切口”,加上點流行詞。相比郭德綱的京、津相聲,沒有讓觀眾聽過笑了,又能再思量一番,回味出無窮的味道,然后再哈哈開懷大笑的張力。滑稽戲,當然要通俗,但庸俗就讓人厭煩了,滑稽戲對本地的一些小男人小女人味的津津樂道,是否也有些過頭呢?總之,把精力放在出精品上吧!

(來源:新民晚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