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金箔入酒,公權涉嫌為既得利益者背書

2015年02月04日00:07 |
小字號
原標題:金箔入酒,公權涉嫌為既得利益者背書

  記者昨天注意到,國家衛計委官網近日刊登了《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征求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的函》,函件稱,經審核,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現已開始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並向社會征求意見,時間截至2月20日。至於為何在白酒中添加金箔以及添加金箔的好處,函件隻字未提。對此,行業協會和專家的態度並不積極。(2月3日《京華時報》)

  國家衛計委在其官網刊函,稱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但該函件中卻顯示“允許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僅為白酒”,而並非所有食品。由此可見,此函雖名義上是將金箔列入到食品添加劑名錄,但其實就是擬批准允許將金箔用於白酒生產,為白酒企業在白酒中添加金箔開綠燈。

  可是根據白酒行業協會以及食品領域專家的觀點,“添加金箔沒有任何意義和技術必要性”,“目前已確定人體必要的元素有20多種,但肯定不包括金”。從專業人士的表態中可知,金箔入酒並非出於營養健康的考慮,那這項舉措的目的似乎就很“單純”了,隻有一個,那就是為白酒漲價搖旗吶喊制造噱頭。一瓶酒添加金箔成本2元左右,可銷售價格卻是水漲船高。去年就有媒體報道稱,在位於南京的中國金箔藝術館裡有一種價值不菲的高檔白酒在銷售,叫做“金箔酒”,一套禮盒3999元。誰能保証一旦批准通過,白酒企業不會大肆推廣、借機漲價呢?

  用區區2元的成本,卻可能換來數倍的價格上漲,隻能說確實乃一招妙棋。酒企在商言商,但隻要在法律的准繩內,謀求利潤最大化,本無可厚非。但衛計委涉嫌運用公權力為既得利益者站台、背書,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一份征求意見的公函,卻對原因、目的隻字不提,簡答粗暴。不像是在征求意見,而更像是一種走過場地宣告天下“金箔入酒我們准了”。為白酒行業量身定制而開的綠燈,以及一份“藏著掖著”的征求意見函,難免引發觀者無限遐想。是否存在貓膩,存在利益輸送,甚至是收了錢的特事特辦?既然已經引發了關注,與其任質疑的聲音不斷發酵,引發輿論的風暴,衛計委的相關部門還不如主動站出來釋疑,公布提出申請方的理由、依據、目的,以及審核部門接納該申請的原因、審核的流程、論証的依據等,列一張詳細的權力清單,接受全社會的監督。

  用公開透明來回應公眾的質疑,不僅能自証清白,擺脫暗箱操作的嫌疑,也能更好地引導征求意見工作的進行,畢竟相關單位以及社會公眾知曉了前因后果,才能展開理性的討論,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連要征求意見的主體都不明所以,所有的意見與討論隻會淪為無的放矢。

  公權為人民所賦予,取之於民,就應用之於民,為公眾服務。但也不說公權就不能為個人及小部分服務,畢竟他們也屬於人民的范疇。就如提出金箔入酒的申請方,衛計委也是應該為他們提供服務的。只是在涉及“為私”時,權力更應該恪守自身的邊界,保持與服務對象的適當距離、堅持公開透明、確保程序規范正義,否則就有為既得利益者背書的嫌疑。避瓜李之嫌才能不損自身公信,而又做好為各方主體服務的工作。金箔入酒究竟是否必要暫無定論,但衛計委此次的行為顯然存在有待改進的不規范之處。

  文/夏熊飛

(來源:紅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