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一带”是指安全带,汽车驾乘人员在行驶过程中要系好安全带,“一盔”是指头盔,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在骑乘中也要佩戴好头盔。
对于人们而言,“一盔一带”并不陌生,其安全意义也不言而喻。但在现实中,因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头盔,造成的伤亡事故并不稀缺。以天津交管部门统计的数据为例,今年一季度,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颅脑损伤致死率高达80%。医生介绍,一些事故看似车速并不快,甚至事故发生后骑行人并没有明显的外伤,但大脑却已经受损。调查数据显示:在一次可能导致死亡的车祸中,安全带的使用可使车内人员生还的几率提高60%,发生正面撞车时,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死亡率44%;翻车时可减少死亡率80%。简单来理解这些数字,就是系好安全带是降低事故致死率的有效防范举措。
可以说,“一盔一带”在关键时刻就是我们的保命神器。更重要的是,这也体现着人们的法律意识与文明修养。从法律层面看,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于此,行为人理应增强守法意识。
尽管对于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在骑乘中也要佩戴好头盔,并没有强制性法律规定,但可以看到的是,通过立法规范此行为已经引起重视。比如,浙江的宁波、嘉兴等地,已经有了关于电动车管理的地方性法规,都强制要求骑电动车上路,必须佩戴头盔。江苏省新近的《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拟规定驾乘人员均应佩戴头盔并设置罚则。
让公众认识到“一盔一带”重要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意识;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推广“买电动自行车送头盔”“买保险送头盔”模式,组织快递、外卖、出租车、网约车等重点行业示范引领,切实配齐用好安全头盔、安全带。这些辅助性举措都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