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慈善信息“一网可查”,倒逼网络募捐透明

张西流

2019年07月31日08:40  来源:齐鲁晚报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一级巡视员李波表示,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慈善募捐,民政部指导慈善组织将开展的所有公开募捐活动都通过“慈善中国”进行网上备案;同时,优化办事服务流程,推动实现慈善信息全国“一网可查”。

过去,因透明度不高,慈善机构曾经引出不少话题。截至2017年,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已连续6年发布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报告显示,有77%的公益慈善组织透明指数得分不及格,五成公众对慈善组织信息披露不满意。基于此,2017年8月,民政部出台《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要求慈善组织必须向社会公开慈善相关信息,特别是要公开募捐信息。这次民政部推动实现慈善信息全国“一网可查”,表明我国慈善信息公开,已迈出实质性一步。

不可否认,过去,中国慈善在信息公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比如,发达国家已逐步形成一套慈善机构自律和政府监管并重的机制,使得慈善捐赠成为“玻璃口袋”里的透明事业。特别是在监管上,利用第三方评估机构,提高了慈善透明度。在美国,不经过外部财务审计的慈善组织,不可能吸引到慈善资金。更重要的是,美国十分注重行业自律系统建设。尤其是自主项目申请、款项拨付及运营费用的预算等,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美国的慈善募捐法还要求募捐机构对外公开其记录,以便捐款者和潜在捐款者了解捐款是如何使用的。

因此,实行信息公开,让慈善事业阳光透明。中国慈善组织,必须卧薪尝胆,在信息公开和慈善监督等方面下苦功。一方面,规范慈善机构的运作,由政府设立一家独立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善款的使用情况,并定期审查有关组织对善款的使用,是否符合节约和有据可查的原则。另一方面,强化行业自律,实行信息公开,公开的内容包括年度目标和任务、最新财务审计报告、最新项目信息、捐赠者名单、善款去向、年度收支情况等,让慈善真正成为阳光下的透明事业。

换言之,慈善信息“一网可查”,倒逼网络募捐真实透明。募捐基金是否安全,社会责任大,公众关注度高,使用和管理是否规范,关系到爱心资源的保护,关系到自身的信誉和公益事业发展。因此,不管是慈善机构,还是受助对象,均要公开募捐资金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使公众及捐赠人,能够及时监督慈善机构和受助对象,对善款的使用是否符合节约和有据可查的原则。只有募捐基金安全可靠,真正让受助对象获益,才能广泛传播公益慈善理念,切实营造人人关爱、人人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使公益慈善成为大众的普遍情怀。

(责编:李仪泽(实习生)、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