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春景
12月2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13年,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总收入为3652亿元,总支出为4313亿元。其中,还本付息支出3147亿元,养护经费支出390亿元,运营管理支出457亿元,税费支出214亿元,其他费用支出104亿元,总体亏损661亿元。(12月23日央视)
交通运输部首次发布全国收费公路收支情况,让人意外的是亏损严重。如果说收费公路这般亏损,为何还一窝蜂拼命地上马建设收费公路?既然收费公路这样亏损,是不是该把公路建设向民营资本或向外资开放,让大家也来体验下“亏损”呢?让人好奇的是,收费公路到底是如何亏损的?相信背后涉水很深,有必要向社会公开亏损明细账,不能全凭自己说了算。
我们看到,交通部所给出的数据的表达形式,和我们平时对收入、支出、成本的表达形式,有许多的不同。值得指出的是,只通报亏损661亿元的总数,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不知道这统计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也许我们永远不知道真相,但公众拥有追查真相的权利。一句话,收费公路是否亏损,必须建立在透明账本的基础上。同时,要针对每条公路的收费进行审计。否则,高速公路建设的收费就永远不会停止,只要还在新建永远都是“亏损”,而且还会越“亏”越大。
其实,收费公路是否亏损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相关制度,保障高速公路建设、运营、收费等信息的公开透明。高速公路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公路运营是否亏损,不能只是懂得“哭穷”,还要学会对亏损源进行具体分析,用经得起推敲的数据来说话,这样才能让人信服。如果是真亏损,则需要在规范高速公路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深入分析,找出问题逐个解决。特别是多年来“重建设、轻偿债”的政绩观所带来的“不理性”投资冲动,这一现象不容小觑。
这些年来,每年高速公路收了多少钱、用到哪里去,有多少钱用来还贷款和日常管理,这些问题公众应该清清楚楚。遗憾的是,高速收费公路多年来依然是一笔纠缠不清的“糊涂账”:一面赚着大钱,一面又喊穷。然而,“哭穷”不是解决收费公路亏损的“良方”,也不是应对纳税人的借口和托辞。这次如此直接公开收费公路的亏损数字,不排除是以此博取纳税人的同情,借此对高速路进行延期收费。基于此,作为纳税人,很想知道收费公路为什么亏损如此严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只有让公众看明白这本明细账,收费公路“亏损”一说才站得住脚。
延伸阅读:
堂吉伟德:高速公路“换马甲收费”不能静悄悄
刘鹏:高速公路延期收费须先公开“账本”
凌国华:“减少不必要公路收费点”释放积极信号
叶祝颐:政府回购高速公路取消收费算的是公益账
图八木:高速公路免费与否都不能阻挡回家的脚步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