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齐超
近日,遵义县乌江镇坪塘村民程志根在帮助别人时,遭遇事故摔断了脊椎。因无钱手术,只好回家“自行疗伤”.村委会积极奔走,村民纷纷献爱心,为他募集手术的资金。乌江镇的一些企业和单位、普通居民,承诺为程志根筹集手术费。11月6日,获得捐助后,医院却告知“错过了最佳手术期”。(11月7日 《贵阳晚报》)
医院一句“错过了最佳手术期”,对原本就无助无奈的伤者程志根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噩耗。村民的爱心捐助和企业的慈善救助,与医院“没钱不急救”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生命和健康重于一切的今天,医院竟然让重症患者白白错过最佳手术期,这岂不是太不人道了吗?
医院“不交钱就不急救”、“没有钱就停药”的做法令人心寒。但坦诚地讲,一味地指责医院也未必公允,毕竟,医院不是慈善机构,他们不愿承担医疗烂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那么,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窃以为,医院和政府都应有所担当。从政府层面上看,政府卫生部门应当考虑筹建“生命绿色通道”,确保“急救急治”,让贫困且需要急救的患者先治病后凑钱。医院呢?切实执行好这样的绿色通道,确保不再发生“错过最佳手术期”的事。
其实,这不是什么天方奇谭。陕西咸阳武功县长宁中心卫生院就曾尝试过“先看病后交钱,让人人享有生命绿色通道”。无独有偶,山东省兖州市中医院也实现了“先看病,后交钱”服务模式,把治病救人放在了首位,赢得了社会的一片赞誉。
医院先以诚信示于患者,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心存感激,病愈后想方设法筹钱还欠款。事实上,现在的新农合与城镇医保的覆盖率很高,患者自筹的医疗费用加上医疗保险,剩余的部分一般也不会太高。让患者慢慢还,这是个很人道的措施。若真的存在烂账,政府可以为之兜底。当然,我们也应制定措施,严惩那些恶意逃避还款的病愈患者,比如把他们划定“老赖”的范畴,比如将来在个人社会诚信体系中惩戒等等。
总之,“错过了最佳手术期”是一个悲凉的告白,我们应搭建“绿色生命通道”,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使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