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青眼:人生何妨“小清新”

李昌禹

2014年10月14日03: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人生一场小清新,此生不改是天真。”

  这是不久前一位“网络红人”与网友互动时,在微博上写下的一句俏皮的“禅语”。

  提起“小清新”,或许很多人不屑,大概“45度角仰望天空,然后泪流满面”的经典场景总能激起人们的第一反应:肤浅、幼稚。但这位“网络红人”却难能可贵地在“小清新”中,发现了它最可爱又可贵的内核——天真。

  天真,含义有褒有贬。既有纯真、简单之意,也有幼稚、不成熟之意。天真是好是坏?是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在不同的语境中答案当然不同。但在当前,窃以为这种品质不是太泛滥,而是太稀缺。

  常常见到涉世之初的年轻人,面对所谓社会风俗,唯恐被人看作幼稚、不成熟,故作老成,但却往往用力过猛,故意板起面孔,装作冷漠,默默将那份可贵的纯真埋藏心底。

  的确,社会纷繁复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社会摸爬滚打,有时适度的妥协是一种自我保护。但若是将自己包裹得麻木不仁,则实属矫枉过正。

  《聊斋志异》中有一则短篇《婴宁》,写狐仙的女儿婴宁,原本天真爱笑。婴宁的笑,让人舒心,也能化解矛盾。然而最终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原来天真爱笑的婴宁竟发誓永不再笑,令人伤怀。

  婴宁纯真的笑,本是天性中十分美好的东西,但在世俗的胁迫下,人性的光辉也萎弃在地。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谈到,人的精神要经过三次变形:从“骆驼”到“狮子”再到“婴儿”。骆驼吃苦耐劳,狮子凶猛无畏,婴儿天真善忘,分别象征承受担当、攫取自由和回归本性。

  老子也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可见,古今中外的哲人,都不约而同地把婴孩般的纯真,看做是人要回归的终极本性。人们常说,“人越老越像孩子”,大概也同此理。

  其实,古老的法则总在向我们展示,人性中最柔软的,往往是最坚强的。纯真、善良,看似柔弱,却恰恰是一个人最大的坚强。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14日 19 版)

分享到:
(责编:白宇、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