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新京报:寒启西风 露华霜冷

李硕

2014年10月08日02:42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寒启西风 露华霜冷

金文“寒露”

  【硕文解字】

  西风秋老,露华霜天。又到了落木满天,长河萧索,雁行南飞之际,寒露来临。此时,已不再是暑热烦人了。

  这个时令,按《诗经·国风·豳风·七月》篇中的“穹窒熏鼠,塞向墐户”看当时的民风,要把墙上及屋顶所有的缝隙都堵上,把窗户及门的缝隙也涂以泥巴使其严密,再把室中的鼠也熏出去,天就要冷了。诗中,“穹窒”是使居所严密的意思,“塞”是堵,“向”就是北面的窗子;墐户,墐,是用泥涂抹的意思,古时是户指单扇门,双扇门才称之为“门”的,古文中的“门”、“窗”、“户”是各具其意。

  “寒”字字形,从古文字上看,宝字盖是房子,所以含宝字盖的字,基本上是与屋室有关,如“室”“宫”“家”“寞”“守”“客”等字,室中有草,一人入于其中,也有在下面加“冰”字的,用这些来会意,表示寒冷,人于室中避寒。我们所看到的金文“寒”字就是《诗经》时期所造,所以才如此会意的。

  “露”字,从甲骨文、金文上看,有“雨”字盖下从“各”字的字形,因“路”字是以“各”字来标音的,所以“各”字在古时是与“路”同音的(或者音近似),也就是说,这个古字与“露”字是同一个形声字。再者,同是金文时期——三千年前的周代,诗中就载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语句,说明“露”字在金文时期就已经有了,直至秦时小篆才有了与今字同形的“露”字。“露”字成形虽晚,但美意晶莹却是早就具备了,久旱逢雨叫天降甘露,如《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伴与草木,是花着清露,和于药草,是杨枝甘露;馔与饮食,则又是玉露琼浆了。

  “寒露”作为时令而言,暑热已去,冷非严寒,实有与早春同功之处,也当以怡人之兴了。

  □李硕(艺术家)

  (注:书法为作者所写)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王倩)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