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各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中管金融企业、中管高校公务用车、“吃空饷”的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发布情况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应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9846辆,实际清理清退114418辆,占95.5%。截至9月25日,全国共清理清退“吃空饷”人数为162629人。(10月6日新华网)
记者梳理发现,在各省区市中,河北、四川、河南清理“吃空饷”人数位居前三位。其中河北共清理“吃空饷”人员55793人,四川清理清退“吃空饷”的人数为28466人,河南共清理清退“吃空饷”人员15022人。
笔者认为,各省市在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求真务实地清理干部“吃空饷”问题值得肯定,但清理过后也需要冷静地反思,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干部职工在在编不在岗的“吃空饷”人员清理完了吗?在过去的时间,各地也经常开展干部职工“吃空饷”的专项清理工作,但从今天全国共清理清退“吃空饷”人数为162629人的情况看,过去很多清理工作是不够深入的,甚至是走过场的,那么我们有必要问,今天的清理“吃空饷”人员是否是干净彻底了?有没有留下死角,有没有一些单位还没有清理到位,如果有,那么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建章立制,建立清理的长效机制。
是谁在“吃空饷”,是谁给了这些“吃空饷”者以方便。为什么“吃空饷”成为老大难,笔者认为,可能给“吃空饷”者的身份和他们的后台有很大关系,相关法律法规对旷工、事假、病假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普通职工如果长期不上班,起遭遇可想而知,而这些“吃空饷”的人为什么能够长期“吃”下去,而风平浪静,这值得我们深思。
干部职工“吃空饷”的土壤还存在不?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干部职工“吃空饷”构成是很复杂的,比如一些“吃空饷”人员是被安排的,那么在今天,这种情况还可不可能发生,我们的制度建设是否落后,是否还给“吃空饷”留下空间,在一段时间后,“吃空饷”人员依旧照“吃”不误,这实在是让人担忧的事。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