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曲征:作家高考作文低分的原因在哪里?

2014年09月29日16:34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曲征:作家高考作文低分的原因在哪里?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80后作家张一一,出版过10多本著作。为弥补学生时代高考失利的遗憾,今年夏天,他走进了阔别15年的高考考场,然而这名“作家考生”的成绩,却让人大跌眼镜,其作文只拿到了可怜的29分。(9月28日中国广播网)

  按照正常思路,作文理应是作家的“拿手好戏”,即便不能得高分,总应该得个中游的分数,总不能得个29分吧。因为相对而言,作家在主题立意、行文安排、语言文字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远比其他考生更容易符合作文要求。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作家作文分数如此之低?先看一下作文题:有一个很穷的地方,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是有一个人留在那里担任村支书,干了八年,带大家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在接受“最美乡村”荣誉时,村支书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请以此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题目不限。张一一的作文题目是《“最美乡镇干部”八年未提拔为哪般?》,文章为“最美乡镇干部”不但得不到提拨和重用、反而“发配”到更偏僻的地方感到惋惜。按理说作家的文章也符合“议论文”的文体要求,但是,文章没有赞颂村支书扎根乡村的忘我精神,看上去缺少积极的“正能量”,不仅如此,文章还对上级领导的失误如鲠在喉,这种颇具哀怨、涉嫌揭露社会阴暗面且带有消极色彩的作文,得不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也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了。

  目前的中高考作文已经形成一个套路:在华丽辞藻堆砌的基础上,再积极阳光地叙事或议论,就能够得到高分,但如果出现消极情绪、行文不够阳光,即便文章写得再好,再实事求是,也得不到高分。所以,中高考之前,语文教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写作文一定要积极、要阳光,即便说假话也不要紧,一些消极的真话千万别说!

  每年中高考过后,网络上总会出现质量颇高的“零分作文”,有一些属于网友杜撰,但有一些却来自考场,这些作文之所以得零分,原因就是揭露社会阴暗面,实际上就是因为说了实话。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要求,但中高考作文一味追求“积极、阳光”,学生只好说假话,这不利于学生求真务实品质的培养。从这个角度说,张一一要求公布阅卷老师名单并不为过,因为阅卷老师掌握着学生命运,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将高质量作文任意打成低分数。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