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利诱式”献血加分不可取

2014年09月25日09:40    来源:中国江苏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利诱式”献血加分不可取

  22日,浙江省浦江县的一名网友“骑小轮的大伟”发了一条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关注:“为了政策,我也算是拼命了!对将来的儿子说一句:放心中考吧,爸已经帮你拿到加分政策了!”。这条微博的背景是,早在今年7月,浦江县出台政策,无偿献血超过4000毫升,直系子女参加中考可获得加分。其中,献血4000毫升加1分,6000毫升加2分,超过8000毫升加3分。(9月24日钱江晚报)

  献血加分政策的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褒来有人贬。褒的是,献血加分优惠政策,无不体现出地方政府对无偿献血爱心人士的关爱,对无偿献血公益活动的提倡与鼓励。贬的是,不少网友和公众认为,将献血义举与中考加分挂钩,有违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献血加分”能否引导无偿献血的爱心行动?能否引爆公益正能量?在笔者看来,加分利诱下的献血与社会公益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利诱式政策的前景实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其一,势必产生盲目献血的社会不良导向,玷污无偿献血的公益底色。毋庸置疑,不管是小升初、中考,甚至高考,但凡与孩子升学有关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加分政策还是教育资源的分配,无不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神经。而放眼国内,不论是一线城市,还是欠发达地区,在无偿献血这项公益行动方面,各地几乎如出一辙地处于落后状态。在这双重社会大背景下,浦江县出台献血加分的政策,无疑将这一冷一热不良社会现象作了一次有效地勾连与对接。根据《浦江县无偿献血优惠政策》,如果市民累计献血分别达到8000、6000、4000毫升,那么其将对应荣获国家级无偿献血奉献的金奖、银奖、铜奖,其子女未来参加中考也将分别获得3分、2分、1分的政策加分。这对献血人士的子女来说,不但意味着比同龄孩子挣得了中考“曲线抢跑”的额外奖励,还意味着更多的择校机会与省去的高昂择校费。如此一来,势必刺激市民不顾自身身体素质而盲目献血、跟风献血,只为孩子不输“献血加分”这条另类和隐形的起跑线。由此可见,将献血与加分盲目挂钩,不但会产生趋之若鹜的不良献血潮,落入“拼血”的窠臼,更会玷污无偿献血的公益底色与属性。

  其二,难脱庸政懒政的嫌疑。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各地相关部门也作了大肆地宣传与引导,但现实效果却不尽理想,在很多地方此项公益行动仍处于落后,甚至停滞不前的状态。究其原因,可能与无偿献血者得到的社会尊重与爱戴,这类只有精神内涵而缺乏实质奖励的荣誉感无不关系。虽然部分地方也曾采取不少奖励政策来带动市民献血的积极性,但从现实效果来看,诱惑性与刺激力还是无法撼动“献血疲软”的局面。作为社会事业的公共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当然应该积极宣传并有效引导市民无偿献血,以此缓解血库的紧张局面,适当采取一些刺激性政策也无可厚非,比如免收用血互助金、提高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等,但有关部门如果用中考加分来利诱市民献血,有违社会公平不说,更有转嫁责任、懒政、庸政的嫌疑,职能部门展现给世人的不是“有为而治”的正面形象,而是无计可施的无力感。如此,又谈何重塑地方形象与公信力?

  说到底,“利诱式”献血加分,既不可取,也不值得提倡。无偿献血是公益事业,但更是民生事业。有关部门不但要“有心”,积极宣传引导市民观念的转变,更要“走心”拿出铁腕正当之举,有效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至于献血加分这类“利诱式”政策还是省了吧,毕竟献血的“无偿”底色与社会的公平正义都不容亵渎。

(来源:中国江苏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