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曹灿辉:男女生交往,学校要多引导少禁止

2014年08月25日16:31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曹灿辉:男女生交往,学校要多引导少禁止

  曹灿辉

  2014年8月23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高中门前的标牌上放着校方新学期制定的“八条禁令”。偃师高中新学期规定:严禁学生谈恋爱,男女学生拉手一次警告留校察看,第二次拉手开除。严禁在学校举行生日聚会,违规者将开除。学生们称这是偃师高中最严厉“八条禁令”。(2014年8月24日《中国青年网》)

  中学时期是一个中学生青春期懵懂的时期,很容易对异性产生“超友谊”情感,此时,学生之间有些“异动”也比较正常。学校出台这则校规,无非是想避免男女学生早恋,初衷是好的。可是,这个年龄的男女学生大多好奇心特别重,你叫他往东,他偏往西。学校要多引导少禁止。

  防止学生早恋,学校以“禁令”的方式限制学生的情感释放,乃至于动不动就用“警告”、“开除”相要挟,国家教育部没有这样的规定,国家法律也没有这样的规定。要知道,学生有上学的权利,除非犯有重大过错、违法犯罪,谁也不能剥夺学生上学的权力,作为学校岂有动辄开除之理?把早恋、拉手等“违纪”学生开除,将他们简单推向社会,一旦这些学生交友不慎学坏了,谁来承担责任?

  硬性的禁止会对学生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不仅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而且也处于心理叛逆期,学校的这种规定会引起学生叛逆心理,反而会激发学生产生对于早恋的好奇心。一方面在潜意识里有与异性接近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有着严重的焦虑情绪,这对于学生的心理成长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正处青春期的男女生之间互有好感,愿意相处,也是人之常情,学校不应简单禁止。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在于引导和教育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对于早恋学生,学校当然应尽到教育与引导的责任,而不是用一条禁令来掩盖或遮蔽那些具体而真实的青春期情感。

  由于青少年对情感缺乏清楚的认知,早恋往往影响学习和自身成长。如何预防早恋,已成为学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严禁男女学生拉手、在学校举行生日聚会等,背离了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管理者恪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尊重主体性、个性化等理念,在此基础上,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面向未来的“社会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然而,以上“八条禁令”严重违背了这些理念,更具有教育功利主义的特征,其结果是压抑学生成长。将防止学生早恋诉诸“物理距离”,不愿付出教育的更多实在努力,是教育浮躁心态的一个缩影。

  其实,很多学生早恋行为的发生,缘于不成熟的盲目冲动,允许学生跟异性正常交往,有助于淡化其对异性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减少早恋行为的发生。防止早恋,需要的不是各种规定,而是教育工作者付出耐心和精力,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一方面,可以通过青春期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变化,正确处理男女之间的情感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一是群体交往。最好多参加有男女生同时参加的群体活动。由于同时与几个异性交往,可能不像面对某个异性那么紧张、羞怯,更容易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有助于培养自己以平常心与异性相处。二是浅交。不要一下子与某个异性确定很深的个人关系,交往分寸要把握好。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特殊的任务,学生阶段更多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学习上。

  男女生交往,恰恰需要教育工作者多一点耐心和技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做一些微细的教育疏导工作,让学生能够既友爱相处,又掌握分寸,快乐充实地度过美好的高中时光。

(来源:齐鲁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