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青报:读懂晚霞“刷屏”背后的民意期待

天歌

2014年07月17日08:46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读懂晚霞“刷屏”背后的民意期待

15日一天,南京的能见度都高达15公里以上,交叠的云层铺满了天空。随后,天空变红,万丈霞光从云层里倾泻而出,色彩绚烂的晚霞持续了近20分钟之后才慢慢消退下去,让小伙伴们惊呼“美哭了”。还在下班路上的市民,纷纷不淡定了,掏出手机和相机,记录下如此惊艳的瞬间。以至于15日傍晚,微博和朋友圈都被晚霞“刷屏”。

晚霞在天空“刷屏”,网友在电脑和手机上“刷屏”。此情此景,表面看上去让人觉得难以理解,甚至觉得这些网友是不是太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了,不就是天空晴朗了一些,空气清新了一些,晚霞漂亮了一些吗,这不都是自然现象吗,有什么好稀奇的?但是仔细想想,久居城市的我们,有多久没有见过这么晴朗的天空,呼吸过这么清新的空气,欣赏过这么美丽的晚霞了?

一件本该稀松平常的事情,却让人觉得稀奇无比,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网友以彩霞满天的照片“刷屏”手机和电脑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生活在灰色调的城市里,头顶上是因为空气污染而雾蒙蒙的天空,鼻孔里呼吸的是因为污染而带着刺鼻气味的空气,于是见到久违的蓝天,呼吸到久违的新鲜空气,自然像是到了外星球,见了外星人一般兴奋。

实际上,能引起我们这种兴奋的,又何止是某一天的蓝天白云,靓丽晚霞?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一片绿草茵茵的草地,都足以让我们惊叹,让我们感觉生活的美好。可是回头想想,天空本来就应该是蓝的,空气本来就应该是清新的,河流本来就应该是清澈见底的,只是因为空气污染和生态破坏,让天不再蓝,水不再清,空气不再清新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说,网友以晚霞的照片来“刷屏”,背后体现出的,何尝不是一种对自身糟糕生存环境的不满与抗议?据有的南京市民猜测,之所以突然出现这种红霞满天的景象,是因为当天南京市上千家工地都在政府的要求下停工了,没有了扬尘污染。虽然这只是市民的一种猜测,实际情况也可能只是一种巧合,但市民猜测背后的期待,却是无比真实的。他们期待着天天天蓝,江河皆清,这样的愿望与期待不应该算很高,但在多数地方多数时候都是奢望。

前段时间,全国一些地方发生了市民邀请环保部门官员下河游泳的新闻,在我看来,这是以一种激进的方式来表达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不满,而网友市民纷纷用自己所拍摄的晚霞照片“刷屏”,则是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和抗议,但两种行为的背后,却寄托着对白云蓝天、河清海晏、空气清新的同样期待。这样的民意期待,希望政府能够读懂,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读懂。天歌(广西 职员)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