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观点1+1:羊城领导失龙舟冠军,怪老外“不懂事”?

蒋萌

2014年06月09日16:0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斗歹徒负伤误高考”,英勇小伙该咋奖?

背景:江西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在公共汽车上勇搏持刀行凶歹徒,因受伤错过高考。他们的见义勇为受到全社会的赞扬,“夺刀少年”还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有人说应保送他们上大学,也有人说见义勇为不能破坏高考公平。教育部的最新消息是,将为这两名高三学生组织单独考试。一些高校也愿助他们圆大学梦。

环球时报发表观点:如果全社会盯着两名考生下一步将被如何“安排”,那就是在他们瞬间见义勇为之后,我们要求他们再为中国社会的道德及法制建设做第二次表率,我们在把全社会的利益和需求置于他们个人的愿望之上。我们切不可把自己绕晕,偏离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决不让见义勇为的人吃亏。中国作为超大型国家必须有保持全国性制度严肃性的能力,同时也要能够针对具体案例做出人性化处理。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严法厉规,又充满温情。

钱江晚报发表付瑞生的观点:“夺刀考生”恰恰在提醒我们,道德情操的评价何以不能制度化?或者说,素质教育何以不能制度化?高考改革的目标具体有两点,一是一年多次高考,二是高校自主招生。如果不是一考定终身,一年可以多次高考,何必需要“补考”?如果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化,那么道德和素质自然会纳入面试环节,何来需要“保送”?高考改革的最大阻力在于,不少人认为,如果将道德纳入考量会制造不公。事实上,正是因为道德和素质的考量一直未制度化,才形成了当前教育的种种弊病。

小蒋随想:在“道德摔倒”成为社会性忧虑的当下,江西这两名高三考生不仅以实际行动证明了“90后”的正能量,英勇负伤错过高考更会使那些走偏的“一切为了高考”脸红羞愧。社会必须弘扬褒奖这种正义担当,理当彰显好人有好报。但具体操作当把握好尺度。保送他们上大学,不是最好的选项。让他们参加补考,是较为妥当的路径。鉴于不少地方对见义勇为有明确的高考加分政策,他们显然适用这种奖励。确保基础公平,加入德育考量,无可厚非。

羊城领导失龙舟冠军,怪老外“不懂事”?

背景:广州年年龙舟赛不是新闻,市委书记领衔的“一哥队”总是夺冠也不再是新闻。不过今年,“新闻”来了,一支国籍、姓名未知的“国际友人队”,夺走了“一哥”们蝉联了三年的冠军。

新京报发表刘雪松的观点:在很多地方的类似比赛中,真正的风情是将开得最艳的那朵冠军之花永远留给领导。真正的风景是在“一哥”获奖时,台上的笑脸与台下的欢乐相映成趣的万般和谐。“国际友人”队的夺冠,与其说是他们体育能力太高,不如说是“觉悟”太低!他们显然不懂“老大永远属于一哥”的生存铁律。龙舟赛只是个游戏,冠军轮流做,本来别有乐趣。“一哥”们长期独占鳌头,让游戏多了些庸俗气味,且屡屡成为网民们的笑话。而今老外们揭穿了“皇帝的新衣”,不知这赛龙舟的游戏,是否可以复归游戏的本质。现在遗留在人们心中的悬念是:被“抢”了冠军的“一哥”们,明年还去玩吗?如果没有“国际友人”队,还有没有人敢真正和“一哥队”较个高下?

小蒋随想:有人说,领导单组一队,这种安排本身就不合理,谁敢和“领导集体”叫板?何不把领导分散“插”到各个代表队中?不得不说,这又可能导致如下结果——有市委书记的队夺冠,有市长的队得亚军,有常务副市长的队获季军……说到底,这类活动本来就不真正具有竞技性,更多是展现领导“示范”,这一“传统”具有典型的“陪太子读书”意味。要打破这种“规则”,不能指望下属“逆袭”,更应出于领导主动“退位”。更多地让群众与一线职工走上前台,有助于调动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力。领导愿做“绿叶”、懂给群众戴“红花”,更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