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世界之变与中国之变【2】

曹勃亚

2014年05月12日17:35    来源:时事报告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世界之变与中国之变

二、国际竞争方式之变

  人们常说,国际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我理解,既然是综合实力,竞争就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简要说,至少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实力,标准是质量效益好、科技水平高、发展可持续;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层面,即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层面,核心是价值体系。

  经济实力竞争是基础。衡量经济发展既要看总量、看规模,也要看结构、看质量。中国在数量竞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下一步的经济竞争,不仅要比数量,更要比质量。比如,中国和日本比较。2001年,中国的GDP是日本的1/4,到了2010年的时候,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是日本1/4的时候,日本是什么感觉,我们是什么感觉,现在平起平坐了,感觉肯定不一样。中国从世界舞台边缘来到中央,实力上升,地位提高后,原有的世界秩序和经济治理方式,是不是要改一改?利益是不是要重新分一分?话语权是不是要增加一些?答案是肯定的。同时,你发展了以后,矛盾和冲突不仅不会少,反而会更多。如何以和平与合作的方式与其他主要大国重新制定国际事务中的游戏规则,成为中国外交的重大挑战。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在其新著《中国走向世界:部分影响力》中说:过去30年,分析人士一直在观察世界是怎样影响中国的;现在情形颠倒过来了,需要观察中国是怎样影响世界的。

  经济竞争硝烟的背后,是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竞争。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任何人都否认不了。但我们说成绩的取得,归根结底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西方有偏见的人就要质疑了。一直以来,在西方人眼里,他们的制度才是最好的,世界各国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取他们的经,走他们的路。他们的逻辑是:西方化=现代化。意思是说,不走西方的路,就不会有现代化。这是典型的西方式傲慢。中国的成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信,也让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中国发展模式的优势所在。许多国外知名人士认为,西方经济发展模式过度强调市场自由主义理念,导致盲目生产、过度消费和贫富分化,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宏观调控,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模式既有世界性,也有中国性”,“对长期以来西方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挑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有吸引力”。《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著作《世界又热又平又挤》有一章的标题竟然是“假如美国能做一天中国”。他举例道:“如果需要的话,中国领导人可以改变规章制度、标准、基础设施,以维护国家长期战略发展的利益。这些议题若换在西方国家讨论和执行,恐怕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实际上,各国走什么路,一定要依据自己的国情,世界上没有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习近平主席在欧洲学院演讲时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制度创新。

  更深层次,则是文化层面的竞争,或者说是软实力的竞争。文化是什么?见仁见智。但大家都承认,文化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体现。文化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有形的东西,一种是无形的东西。有形的就是我们的文字、长城、孔子学院、武术等。无形的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文明、道德等。从这个角度讲,文化是深入人心、被人们自觉不自觉所信仰、所遵循的东西。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当然,文化竞争,不是文明冲突,是让自己的文化强起来,具有吸引力和融合力。有人说过,科技不强,一打就垮;文化不强,不打自垮。国际竞争,最终还要看文化的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然是文化的复兴。现在,从上到下,都非常关心文化问题。中国是文化大国,但远远不是文化强国。文化强国至少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具有坚定的共同价值观和思想力量;二是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三是具有文化包容性和文化多样性;四是文化产业发展好、影响大。2013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践行好核心价值观倡导的24个字。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传统美德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的文化还有一个和世界交流的问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讲,文化交流第一是跨语言,第二是跨信仰,第三是跨生活方式。跨是什么?就是你说的话人家听得懂、听得进。前段时间,奥巴马去好莱坞视察,他对“梦工厂”的人们说:“感谢你们让50亿没有到过美国的人知道了美国电影里的经典台词,你们在工作中输出了我们的价值观,这是我们的外交工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首先要让人家能接受。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演讲中深刻阐述了中国的文明观,他说,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在文化竞争中,还是西强我弱。拿文化产品来说,中国去年一年生产了15000集电视剧,只有0.5%的电视剧达到了收视率0.75%的合格线。我们还缺少具有世界影响的现代文化符号。2012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额仅占货物贸易出口额的1.26%,文化服务出口额仅占服务贸易出口额的2.55%。特别是内容产品出口还不多,占国际文化市场的份额还很低。仅以电影业为例,2012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影片38部,票房收入79亿元,而出口到美国的影片只有15部,票房收入仅0.24亿元。建设文化强国任重道远。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大家在反思中,都深刻认识到甲午战争还是文化之败。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精神的核心是信仰。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第二是政治制度;第三是器物。人心垮了,文化垮了,才是败之根源。1956年,毛泽东在与访华的日本前陆军中将远藤三郎谈话时说:“你们也是我们的先生。正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你们。”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把中国的人心凝聚起来,汇集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万众一心去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总之,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在国际竞争中胜出,才是中国梦想成真的时刻。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文松辉、王倩)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