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郭晓冉:对于“公考热降温”应理性解读

2014年03月25日14:07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郭晓冉:对于“公考热降温”应理性解读

  作者:郭晓冉

  2014年地方公务员考试正陆续进行。今年各地考试报名火爆情况不如以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招录和报考人数双下降,浙江等地更是创下近年新低。专家指出,随着政府简政放权和公务员身上特权光环的剥离,公考热降温或成为趋势。(2014年03月25日,中国新闻网)

  随着公务员隐形福利的减少,“体制内”人士待遇的“浮出水面”,公务员阶层不再是鹤立鸡群的“神秘阶层”,而逐渐回归了这一职业应有的本质,这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观念先行的特点,为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让公务员回归公务本质,让权力回归公利本质,这是公务员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唯有如此,才能逐渐摘去公务员头顶的“特权光环”,褪掉他们身上的“特权外衣”,为改革减小阻力,为发展奠定基石,充分释放改革红利,让人民共享改革红利。

  “考碗族”人数的减少,显示了社会大众理性之回归。盲目执拗于“非公务员不考”,不免会耽误了人生的宝贵光阴,也是对于国家的一种不负责。试问,在以前有几名考公务员的是出于自己的真心为国家谋福利,为人民谋利益呢?这样的人才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发现与自己的想象有差距,辞职也是在乎情理之中。

  “考碗族”人数的减少,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大众一股脑的涌入公务员队伍,不一定就有利于公务员整体质量的提高。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形式,毕竟有其局限性,藉此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见得就是优秀的、合适的。公务员考试人数的减少,也不必然带来公务员队伍质量的下降。对于公务员考试人数减少,我们不必过分担忧。

  公务员热降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对此应当多几分坦然和淡定。我们的未来如何规划,是入公务员的行还是选择其他职业,首先要树立的就是“行业无贵贱,职业无优劣”的观点,这也是公考热降温应达到的效果。通过公务员回归常态,让人们逐渐理性的看待公务员这一职业,由此来引导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来源:齐鲁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