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微议录:“单独两孩”,你准备好了吗

2014年03月14日03: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参与互动,请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和本版。

  “单独两孩”政策陆续落地,广受欢迎。但生还是不生,让不少年轻父母感受到了“选择的烦恼”。事实上,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家庭结构和婚育观正在悄然巨变。面对这项新政策,符合条件的父母们有哪些考虑,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选择?近日,我们通过微信平台征集讨论,现摘录几篇,供大家了解。

  ——编 者 

           

  别让票子决定孩子

  孩子不仅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和血脉的延续,更是家庭亲情的维系和人伦的彰显。面对“单独两孩”政策,很多人跃跃欲试,也有人以抚养成本高、要给独生子女更好生活等为理由,不选择生。我以为,如果以这种理由逃避或者害怕再要孩子,大可不必。

  独生子女家庭,容易带来更重的养老压力,对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一些独生子女蛮横、霸道的性格,未尝不与成长环境有关。一些家境贫寒的农村学生,却能以弱小的脊梁担起家庭的重任,很多人还靠自己的奋斗托起灿烂的明天。相反,少数独生子女啃老、弃老的现象,则让人们反思“爱之深”“爱之过”的问题。

  面对“单独两孩”契机,不用犹豫,不用彷徨,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忧虑,勇于作出自己的抉择。而不论是生或不生,都不能把物质作为决定的唯一依据。

  (@renjie) 

     

  生易养难让我迟疑

  我与老公都是80后,独生子女,原本都抱着必生二胎的想法,希望孩子可以在兄弟姐妹的陪伴下健康幸福地成长,长大后也可以互相依靠支撑。但现实的压力让我们变得迟疑,这种迟疑很大一部分缘于对孩子的爱。

  我当了妈妈之后,孩子每一天的成长都给我带来惊喜和幸福,我对孩子的爱也越来越深,超越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由于我们夫妇都是上班族,老公在外地工作,产假结束后不得已把孩子交给公婆带。一边忙于工作,一边又对孩子满心牵挂,担心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等问题,而老人安全意识跟不上时代,对突发事件的判断力迟钝,这让我对是否再要一个孩子犹豫不决,甚至望而却步。生易养难,不是担心抚养成本,而是害怕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能力保护我的孩子。 

  (@毛毛) 

     

  亲情是幸福的“底料”

  我有两个姐姐,年龄相差不大,家里虽穷苦大家却很幸福。小时候,别人家孩子吃一个苹果,我们姐弟仨吃一个,抢先啃“大口”也有滋有味;长大一些,姐弟仨抢一部电视,我成功坐到了两个姐姐身上,昂首把《冬日恋歌》转台到《灌篮高手》;少年时,我沉溺游戏,是姐姐们陪着母亲挨家到网吧找寻我的身影,把我“拉”回正道;再大了,衣服是姐姐买的,每月话费是姐姐交的,我积攒了半年补助为姐姐买了新款手机,姐姐怕丢了,每次睡觉都放在枕头下。如今,姐姐们用“舅舅来了”为两个小外甥演绎着类似“狼来了”的温馨故事,年夜饭满满一桌子的愉悦感动…… 

  我逐渐发现,那些所谓的精力、压力、负担都是浮云,而亲情才是渲染幸福生活、构建温馨家庭、续写温暖故事的“底料”。正是因为一家人相互拥有,才明白血浓于水的亲情真谛。为了再多一个至爱亲人,生! 

  (@良帅)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14日 05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